中國環保展:利好政策激發產業活力
環境保護產業不同于一般經濟產業,是典型的政策引導產業。本屆中國環保展由中國國際商會、生態環境部、北京市政府、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支持,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展示范圍涵蓋了水、大氣、土壤、固廢、環境監測、環境服務、室內環境控制與健康、噪聲污染防治技術與裝備等熱點領域,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0 家環保企業參展。
治水治氣出現新“利器”
中國環保展歷經30年發展,已成為我國環保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展會之一。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在水污染治理和空氣污染防治領域,許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了“利器”。
在水污染治理領域,浦華環保展示了垂直流污水生態處理系統,其具有多層多級生物膜法A/O工藝,同時融合了超深厭氧塘、BC法、深度處理塘部分功能,在一個水深大于6米的池內完成污染物去除、污泥處理、除臭及生態建設等流程。
智水環境展示的ISRI污水處理裝置,涵蓋農村分散分布式污水處理、鄉鎮污水分組式集中處理、城市無管網污水收集處理、河道截污就地治理。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裝置無需專人值守,可實現智能化水務管理,遠程一鍵操控,過程無臭氣、噪音污染,在解決農村處理“收集難、治理難、管理難”現狀時有一定幫助。
在空氣污染防治領域,賽默飛世爾科技展示的車載式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可以在完成定點環境空氣質量24小時連續自動監測后,方便移動到新的點位。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下屬公司航天凱天環保則展示了多項除塵技術,其中,煙氣脫硫氧化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較為獨特,在原有的循環硫化床(CFB)脫硫除塵工藝裝置基礎上,充分發揮循環流化床的優勢,使脫硫和脫硝過程在循環化床內同時完成。
土壤修復市場潛能獲釋放
土壤污染問題以“隱蔽性強、潛伏期長、治理難度大”著稱。在同期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可持續環境修復大會上,生態環境部土壤環境管理司副司長鐘斌透露,近年來,生態環境部開展了大量加快推進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工作,相繼編制出臺了一系列標準、規范,基本形成了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體系。他認為,土壤污染行業成因復雜,從國內外實踐看,問題的解決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國土壤污染環境防治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
記者了解到,我國環境修復市場處于發展早期,受相關政策和標準進一步完善的帶動,營收和利潤大幅度增長。2017年,我國以環境修復為首要環保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共實現環保業務營收65.3億元,同比增長182.2%;環保業務凈利潤7億元,同比增長88.5%。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土壤與地下水修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書鵬認為,2017年—2018年是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類項目集中釋放的階段,等到土壤詳查行動基本完成、調查信息搜集完畢,伴隨著《土壤污染防治法》以及與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技術標準和政策細則的落地,土壤修復市場有望于“十三五” 后期開始集中釋放。
電除塵市場迎來難得機遇
在國際市場中,電除塵市場同發展中國家的基礎建設緊密相關,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發展中國家基礎建設受到廣泛好評,給國家電力公司、電建公司、成套總包公司和一些私營電力建設公司帶來利好。
業界專家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有利于我國電力產能釋放,有利于電力建設的PPP、BOT、BOOT等各種形式投資渠道的運作。電除塵行業跟隨“一帶一路”建設仍然是電除塵國際市場的大方向,燃煤電站國際建設項目由中國EPC公司建設的市場容積估計在2萬MW左右。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發布的電除塵行業發展報告顯示,隨著去年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基本完成,電力行業除塵市場已出現拐點,2018年或將呈斷崖式下降。相比之下,非電行業除塵市場前景較好,部分地方政府已出臺冶金、建材、燃煤工業鍋爐等行業超低排放政策,有利于相關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