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排毒養生八法都有哪些?
正常情況下,人體本身具備一定的解毒、排毒能力,中醫稱這種解毒能力為“升清降濁”,從而達到身體狀態的平衡。但當毒素超出了人體自身的解毒、排毒能力范疇,或人體的五臟功能減退,排毒系統出現故障時就易導致內毒蓄積。毒素一旦蓄積,就好比定時炸彈,導致人體早衰及各種疾病發生。這就啟示我們排毒養生的重要性。
在幾千年的醫學發展過程中,中醫積累了豐富的排毒、解毒保健經驗值得繼承、發揚和推廣。中醫最為常用的治法是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其中大家對“汗、吐、下”三法最為熟知。汗法:是通過發汗以祛除外邪的治療方法。發汗是祛除體表毒素最為便利的辦法,可謂因勢利導。皮膚是人體最大排毒器官,毒邪在表,通過運動或服用排解毒邪的藥湯發汗將毒素排出體外。通常著涼感冒發熱可服用姜湯后覆被發汗,發熱可解。早在夏、商、周時代,盛行溫泉沐浴,實質上就是在清潔皮膚的基礎上,促進皮膚血液循環,通過發汗來排毒。吐法:是通過引起嘔吐祛除病邪的一種治療方法。用于治療痰涎、宿食或毒物停留在胸膈之上,而病情急劇、實邪壅塞的病證。催吐給患者造成的痛苦較大,現代醫學已將其改良為洗胃、吸痰等方法。下法:是通過瀉下大小便以祛除毒邪的一種治療方法。用于治療實邪積滯腸胃,大便秘結不通的里實病證。人體慢性中毒學說的創始人是俄國的梅尼契可夫教授,他因為這個學說的提出,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他說:“大腸積聚的食物腐敗之后,形成有害物質,引起自身中毒,于是發生疾病和衰老的現象”,主張排除宿便。下法是最為直接的排毒解毒方法。下法涵蓋通大便和利尿。服用通便的藥物或食物,可加速腸蠕動,減少腸內容物滯留的時間,促進糞便排出從而清除毒素。利尿對于水濕毒邪者最為有效,平素喜食厚味,易生濕化濁,水濕內停,痰飲漸生,日久成毒。利尿可減輕肢體水腫,使潴留在體內組織間的有害物質清除體外。著名醫家張從正提出“陳莝去而腸胃潔,癥瘕盡而榮衛昌”。漢代王充在《論衡》中指出:“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腸中的殘渣、濁物要及時不斷地給予清理,排出體外,才不會“留毒不散”,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法:是通過和解或調和作用以消除病邪的一種治療方法。用于治療邪在少陽或臟腑失調的癥證。清法:是通過清解熱邪的作用以祛除里熱病邪的一種治療方法。用于治療熱在氣分、熱在營血以及熱在臟腑等病證。消法:是通過消導和散結的作用,對氣、血、痰、食、水、蟲等所結成的有形之邪,使之漸消緩散的一種治療方法。用于治療食積、痞塊等病證。溫法:是通過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等作用,使寒去陽復的一種治療方法。用于治療中焦虛寒、亡陽厥逆、寒凝經脈等里寒病證。補法:是通過補益人體氣血陰陽的不足,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一種治療方法。用于治療人體的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各種虛弱病證。以上幾種方法是中醫排毒解毒的重要方法。
中醫博大精深,除以上方法外,還有五臟排毒、十二時辰排毒、體質排毒、中藥排毒及經絡排毒等等。加強排毒觀念,及時清掃自體的毒素,這樣才能身輕無病,才能延年益壽。但是個別商家為了自己的利益亂用“排毒,解毒”字眼,標榜排毒概念,推銷自己的產品盈利。其所說的排毒并非中醫理論里的排毒。大家一定要仔細甄別。排毒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就是日常合理的飲食、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的作息時間,愉悅的情緒體驗。
- 下一篇:寧夏公衛項目擴容至54項
- 上一篇:夏季吃桃補中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