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基因”檢測靠譜嗎?
張女士最近拿到了三歲半女兒的天賦基因檢測報告,興沖沖地立即給孩子報了一個鋼琴班。因為檢測報告顯示,她的女兒在音樂方面的天賦為“優秀”;報完名的興奮過后,張女士又開始了擔憂,“報告說我孩子數學思維方面的天賦一般,我要不要也給她報個數學思維班,笨鳥先飛呢?”這項讓張女士糾結的檢測源于兩個月前一位深圳同學的推薦,“她說那邊許多孩子都做了基因天賦檢查,幾千塊錢就可以精準了解孩子的特點,未來可以精準培養。”張女士動了心,于是在北京找到了一家基因檢測機構。
記者隨機采訪了北京兩家號稱可以開展“天賦基因”檢測的機構。工作人員都告訴記者,有多種檢測套餐,分析項目從6項至32項不等,價格最便宜的1888元,最貴的則高達數萬元,只需要通過唾液采集器或口腔拭子采集樣本,用基因檢測的方法,分析某些特定的基因位點,就可以“找到孩子的先天天賦”,0至12周歲的孩子都可以。在朝陽區的一家檢測機構,工作人員透露,檢測結果加上專家分析,最終得出的檢測報告分為情感、思維、技能三大部分,下面涵蓋不同的具體指標,如音樂、繪畫、邏輯思維、運動,甚至還有情緒管理、自我控制能力等,每項指標用一般、良好、優秀進行評價。
基因檢查真的可以發現孩子的天賦嗎?記者聯系了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等單位的多位專家。他們幾乎一致地表示,這是基因檢測的濫用,是商家們打著高科技噱頭的消費陷阱,要理性看待。從基礎科學來說,通過基因檢查的確可以發現一些運動能力、行為模式等一些方面的傾向特點,但與“天賦”還很難掛鉤,比如運動能力,還受到人體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發育的影響;至于思維能力、藝術領悟能力,更是會受到后天成長環境的顯著影響,一紙檢測報告不可能、也不可以規劃孩子開放的未來。
記者了解到,“天賦基因”檢測的概念最早出現于2008年,當時由于商業機構的大肆宣傳,“天賦基因”檢測在美國掀起了一股熱潮,后來卻由于缺乏科學依據以及不符合倫理而被叫停。
- 下一篇:一個醫療過錯鑒定 六次委托都沒做成
- 上一篇:迎冬奧衛生應急演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