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中醫藥知識必須遵循科學精神
給母親針灸,就能給孩子治病?最近,一篇題為《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的論文在網上備受爭議。9月16日,該論文作者所在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發表聲明,表示該論文并非最終臨床研究報告,對臨床醫療尚不具備指導性。聲明還強調,堅決反對任何不負責任、不嚴謹和夸大中醫藥療效的言論和觀點。
首先應該給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的表態點贊。面對本單位工作人員在學術上的爭議,該醫院能夠不護短、不回避,實事求是地直面問題,展現了對于科學研究的嚴謹態度,以及一家富有聲譽的醫療機構所應有的擔當。
直系親屬間存在量子糾纏現象,父母生病了,給子女針灸就可以治療;子女生病了,給父母針灸即可治療;甚至兄弟姊妹之間可以實現針灸互治——在學術期刊上發表這樣的“研究成果”,確實讓人大跌眼鏡,因為它明顯違背了公眾的健康常識。
常識并非不可推翻。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之前,“地心說”是不容置疑的常識,而隨著人們對宇宙觀察和認識的范圍不斷擴大,“日心說”也被證明不乏局限性——太陽僅僅是太陽系的中心。然而,推翻常識不僅需要充分依據,更需要長期的檢驗。在常識被真正撼動之前,無論是科研工作者,還是普通人,都應該對其保持應有敬畏。
《試論“量子糾纏”與針灸》的作者,對于常識的態度明顯失之輕浮。量子糾纏是物理學領域的前沿理論,很多物理專業的學生都未必能深刻理解。而以該論文作者的學術背景來看,他和量子糾纏理論顯然是“隔行如隔山”的。論文第一作者王軍是主任醫師,日常研究方向是針灸經典理論與臨床研究。在針灸學領域,作者可能有較專業的發言權,但要談論量子糾纏,作者要補的課還很多。
這篇論文之所以引發如此大的爭議,不僅在于作者治學態度不夠嚴謹,研究方法和過程經不起推敲,更在于它暴露了中醫學的某種普遍問題。正如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在聲明中提到的,“反對任何不負責任、不嚴謹和夸大中醫藥療效的言論和觀點”,發表違背科學精神、夸大中醫藥療效言論者并不少見。
有較真的媒體在中國知網上以“量子+中醫”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找到了152篇相關文獻。很多論文光看看標題就讓人感到玄乎:《論中醫理論與量子理論科學哲學觀的可通約性》《中醫形神關系和量子力學》《中醫氣與廣義量子波》……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論文作者的身份并非全然是“民科”,不少還是在中醫學界頗有建樹的專家。
近代以來,不少中醫界人士一直努力讓中醫納入現代科學體系。然而,一些中醫研究者過度沉浸于為中醫科學性正名的焦慮,動輒移花接木、穿鑿附會,用不相干的科學理論來解釋中醫,實則違背了科學精神和科學研究的規律。這樣的研究思維和方法,不僅無助于中醫在科學上受到更高程度的認可,還會使公眾對中醫產生誤解。
當前,相信科學、尊重科學的思想深入人心,但一些機構和個人利用普通人對前沿科學領域的陌生,隨意套用科學概念,借以謀取利益。中科院院士、我國量子科技領軍人物潘建偉教授就曾公開“吐槽”:民間有一些廠家利用量子的概念來推薦保健品,連自己的親屬都曾上當受騙。面對個別違背科學精神的“中醫療法”,公眾尤其是廣大患者應保持清醒,不要被偽科學的言論所迷惑。
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以現代科學的眼光看,一些中醫理論至今無法用科學理論加以解釋,但這無損中醫繼續為醫療健康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現代中醫學應當有這份自信,中醫不是玄學,也不能和“民科”同流合污。就像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在聲明中所說的,用嚴謹和科學的態度傳播正確的中醫藥知識,才是現代中醫學人應有的社會擔當。(王鐘的)
- 下一篇:巧食芝麻菜益處多 抗氧化助消化強化血管一把抓
- 上一篇:嚴母虎媽有助孩子成功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