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行業“痛點”亟待破解:金融科技成理財業務轉型核心驅動力
在金融去杠桿背景下,銀行資管業務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和挑戰。特別是隨著資管新規與理財新規的相繼落地,資管轉型變得尤為迫切,銀行資管將告別過去的粗放經營模式,向“真資管”和“以投資者為中心”轉變。
多位銀行業人士表示,資管業務整體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而銀行理財與資管業務的轉型發展,離不開金融科技的應用與推動。
“金融嚴監管給中國資管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轉型壓力,而金融科技必將成為這場‘轉型之戰’中襄助銀行資管占領高地的‘尖兵利刃’。”普益標準副總經理付巍偉認為。
傳統服務無法充分挖掘長尾客戶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和資產管理業務都面臨巨大的轉型壓力。一方面,資管新規體現出未來統一資產管理的監管方向,對資產管理業務轉型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的強勢崛起,對于財富管理行業發展既是助力,也是挑戰。
“從銷售端來看,客戶群體的擴大與服務方式的轉變將顛覆銀行財富管理端業務模式。但面對理財新規關于面簽、雙錄、產品宣傳、服務、信息披露等要求,僅通過傳統的理財經理線下業務模式,使得銀行面對廣闊的長尾客戶市場無能為力。”付巍偉表示。
應該說,理財新規對銀行銷售渠道的限制,使得銀行理財在日益成熟的共享金融所帶來的金融脫媒過程中,獲客能力進一步受到掣肘。面向高度分散化、流量巨大的平臺化金融消費場景,傳統的銀行網點模式顯得束手無策。
與此同時,在付巍偉看來,在投資端,銀行對內自主投研能力不足,同時對委外合作機構的管理也較為粗糙。“理財新規要求銀行需要切實履行投資管理職責,這需要銀行完善對合作機構、管理人的精細化管理,承擔相應的責任。傳統對委外業務手工管理、對管理人簡單的‘白名單’管理的方式,將無法實現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對管理人的精細化管理。”
此外,從運營管理來看,在理財產品形式改變后,隨之而來的將是運營模式的轉變。產品凈值化轉型對產品的交易、估值、結算、信息披露等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資管新規、理財新規也考驗銀行理財風險管理的深度與廣度,而資管子公司的逐步落地,更將直接考驗銀行的運營管理能力。
“銀行的資管業務戰略將與風險管理結合,風險管理能力是控制產品凈值波動、維護客戶的有效方法。如何快速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及效率,將是銀行不得不面臨的挑戰。”付巍偉告訴《金融時報》記者。
利用大數據分析實現精準營銷
業內人士認為,深度整合金融科技,將客戶信息及需求數據化并通過標準流程進行系統服務,是服務長尾客戶唯一的可行路徑。
具體做法是,改變傳統由理財經理一對一手工管理服務客戶的方式,通過搭建以客戶全方位信息為基礎的數據庫,將各不相同的客戶通過標準化的處理,得到標準化的數據信息,構建客戶分析、客戶管理、客戶服務的大數據基礎,從而盤活“僵尸客戶”。
銀行業人士表示,對長尾客戶市場的“開墾”與“挖掘”以及對財富管理端的徹底改造,將顛覆傳統營銷中以人際資源為王的營銷模式,也將顛覆銀行對單個理財經理的考核方式。高效的客戶分析與客戶響應、及時全面的客戶服務,是在長尾客戶市場致勝的必由之路。
“結合銀行資管業務的標準化程度與數據化程度,通過靜態信息標準化的數據獲取與存儲,輔之以金融邏輯下的數據清洗,可實現快速識別與洞察客戶的需求,而對客戶服務動態信息的記錄、積累與分析,實現對客戶的生命周期管理,不僅能做到千人千面,更將做到多維立體。”付巍偉解釋稱。
此外,伴隨著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由電子化、信息化向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財富管理服務也必將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的最新成果,提升客戶服務效能。
“一方面,要利用大數據分析,強化財富管理客戶的需求管理,實現精準營銷;另一方面,要利用云計算技術,著力加快財富管理服務創新,提高財富管理服務的市場競爭力。就財富管理服務而言,云技術的廣泛應用,能精準模擬和預測資本市場的發展趨勢,推動服務工具與產品及營銷服務的創新,在一致性、可靠性、互動性原則的基礎上增強客戶體驗,為特色化風險定價方式條件下的網絡投融資服務奠定基礎。”中信銀行資產管理業務中心副總裁李潔怡表示。
智能財富管理系統亟待建立
“擁抱科技,對內提升效率與能力邊界、對外提升客戶使用體驗與服務產能,是理財新規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快速轉型的核心驅動力。若不能全新架構金融科技,銀行資管轉型只能是空談。”付巍偉認為。
在他看來,建立以智能財富管理系統、資產配置系統、運營管理系統三大系統為支撐的智能資管系統是當務之急。
其中,智能財富管理系統通過大數據、策略模型、場景架設、智能平臺,洞察、快速響應并直擊需求痛點,實現全天候服務。
在資產配置系統中,自主投資以投研系統為核心,以金融數據庫、資產配置策略與模式為底層基礎,提供充分的投研支持;委外投資以MOM管理系統為核心,在標準化的評價流程下,通過內外部數據庫的聯動,對管理人實現投資全流程的評價,提升銀行對委外業務的主動管理能力。
運營管理系統則以運營數據為內核,打通全業務鏈條,通過信息化建設及對交易、估值、結算等系統的架設,實現風險穿透,完善凈值型產品的運營。
“智能化的線上系統平臺,使得對客戶的服務將不限于時間與空間,銀行之間的競爭也將逐步轉移到對軟硬件設備、系統運營能力的競爭。智能系統的建設,將極大提升銀行的服務能力,改善用戶的智能化體驗,拓寬銀行服務邊界。”付巍偉表示。(
- 下一篇:要瘦又要不傷身 超模食譜請笑納
- 上一篇:浦發銀行: 擬成立金融科技直投基金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