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創新格局日漸形成 京滬引領創新實力凸顯
《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18》從科技創新環境、科技活動投入、科技活動產出、高新技術產業化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5個方面設置一級指標,選取12個二級指標和39個三級指標組成了指標體系,對全國31個省、區、市科技創新水平進行分析比較。
京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效顯著
與去年相比,全國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提高2.06個百分點,東部的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和浙江6個省市一直處于全國領先;中部的湖北創新能力表現最好,保持在全國第7位,安徽進步顯著,上升了4位至第11位;京津冀協同發展在彌補河北科技創新短板上取得明顯成效,河北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在全國的位次比上年提升2位。
上海和北京作為科技創新中心的實力和作用進一步凸顯。以張江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和 “三城一區”建設為基礎,以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為延伸,上海和北京的創新人才資源集聚水平、創新創業投入規模和強度、知識創造的廣度和深度、技術成果傳播和擴散效應、對國內乃至國際的創新輻射均明顯領先于其他地區。
在今年的報告中,上海和北京的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排在前2位,天津仍排在第3位,廣東、江蘇和浙江分別排在第4位、第5位和第6位。
各具特色的區域科技創新格局已形成
經過多年發展,創新資源投入和科技成果轉化已由東部一枝獨秀向東中西協同發展轉變。我國多層次、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格局已經形成。
東部地區創新引領發展優勢明顯。上海、北京引領發展的地位愈加凸顯,東部沿海地區在產業創新發展上的帶動作用日益突出。江蘇、廣東、天津、浙江和山東五省市的高技術產業增加值、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和高技術產業利潤總額占全國比重均接近60%,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全國的比重超過60%。
中部地區的科技創新水平進一步提升。安徽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排在全國第11位,比上年上升4位,是2016年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增長最快的地區。湖北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排在第7位,輸出技術成交額緊隨北京排在全國第2位。
西南的重慶和四川、西北的陜西已成為西部地區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并構成彼此相連的地帶,在區域科技與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創新引領、帶動和示范的作用。廣西、貴州、青海、云南、新疆等地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努力改善創新環境,積極創造條件增加科技投入。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