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萬醫學生不想穿“白大褂”系誤讀
11月5日晚,北京大學醫學部全科醫學系全科導師輔導全科住院規范化培訓醫生撰寫和修改病歷。當晚大致修改了6份病歷,通過規范寫作,對每一份病歷有針對性地逐一進行修改,年輕的全科住院醫們學習熱情很高、很認真,全科住院規范化培訓醫生們后續會將修改后的病歷上交。遲春花/攝
日前,一篇《60萬醫學生僅10萬從醫,年輕人為何不愿穿“白大褂”》的文章在網上廣為流傳,引起大家的激烈討論。多年從事醫學教育管理工作的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王維民在看到這篇文章以后,第一時間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糾正:“事實是,可以考取執業醫師資格證的本科臨床專業每年招生規模在12萬人左右!其他的(指其他醫學生——編者注)只是‘醫學相關專業’,不屬于‘臨床專業學生’。”
王維民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所謂“醫學相關專業”包括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護理、醫學技術相關專業、醫學檢驗、醫學英語等專業,有時甚至包括了醫學院校招生的管理類、藝術類等其他非醫專業。這些專業畢業的學生雖然學習的是醫學相關專業知識,但是并沒有資格考取執業醫師資格證。
《2017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6年普通高等院校醫學畢業生的人數為674263人,而2016年,全國新增執業醫師142990人。對此,王維民解釋說:“真正能考取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證的,只有臨床專業的學生。”王維民告訴記者,北京大學醫學部每年招收醫學生840人,其中臨床醫學專業的只有250人,包括臨床醫學8年制和臨床醫學5年制。目前,全國大約有180所醫學院校,每年招收的臨床專業學生大概只有10萬~12萬人,這些專業的學生考取了執業醫師資格證之后,才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
那些醫學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也是我國公共衛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就業在非(執照)醫行業,例如檢驗科、放射科等科室技術系列的“大夫”,是沒有處方權的,不是我們日常說的給老百姓看病開藥的大夫。
針對年輕人不愿意穿“白大褂”的這種說法,王維民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95%左右的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都去當醫生了。王維民是從醫30多年的臨床外科醫生,他個人認為,盡管這些年傷醫事件頻出,醫患關系也比較復雜,但是隨著國家相關政策方針的實施,各方面矛盾都有緩和的趨勢,整體而言,醫生的社會地位和職業榮譽感還是比較高的。
此外,臨床醫生的教育和培養成本非常高。王維民告訴記者,從生師比看,一般院校的生師比是22∶1,而醫學院校則是16∶1。“國外有些大學醫學專業的生師比常常是4∶1、5∶1,甚至是2∶1”。
1981年,王維民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部(當時的北京醫學院),當時,一個年級大概只有180位臨床醫學生。37年過去了,各個高校都在不斷擴招,但北京大學醫學部每年招收的臨床醫學生也只增加了70名。培養醫學生,除了需要比較多的老師以外,還需要各種實驗儀器、設備,以及動物和大體老師進行解剖學等知識的學習。(遺體捐贈者無償捐贈他們的遺體,供醫學生學習研究,這些遺體稱為“大體老師”——記者注)
臨床醫學生的教育,到現在也依舊是高成本、精英化的教育。在這樣的教育投入之下,如果畢業之后轉行相當于歸零從新開始,得不償失。
不過,王維民也坦言,醫學生將來成為醫生后的辛苦確實存在。“5年制的醫學生需要修夠250個學分,甚至更高才可以畢業,而其他4年制的專業學分要求在150左右。成為醫生以后,是真正的活到老學到老,這樣才能跟上知識的更新換代,才能看好病,對患者負責。”
在王維民看來,對醫學專業盲目的唱衰和夸贊都是不理性的,對于想要學醫的年輕人,他建議,興趣還是第一位的,如果不感興趣,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會很難堅持下來。至于醫學生剛畢業后的收入問題,王維民表示,和社會其他行業的平均收入水平沒有很大的差別,如果想賺大錢,學醫一定不是最好的選擇。
- 下一篇:運動,有效的抗癌武器?
- 上一篇:青少年群體防控艾滋病 同伴教育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