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碼”當先 中國式支付走向世界
手機一掃,完成支付。如今,在國內已經相當普遍的移動支付技術,從滿足中國游客的海外支付起步,開始進入其他國家和地區,為當地人帶去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新方式,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本地錢包”。移動支付技術如何出海?如何結合當地用戶需求進行適應性改造?原創技術和核心能力的輸出還面臨哪些挑戰?
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不少人帶著手機“刷”遍世界各個角落,從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到韓國首爾明洞,從日本大阪道頓堀到法國巴黎奧斯曼大街,有中國游客的地方,支付寶、微信的標識和二維碼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游客海外輕松一掃,背后是“揚帆出海”的中國移動支付技術在支撐。不單是滿足中國游客旅游的便捷支付,中國移動支付技術開始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生根發芽,進入當地百姓生活場景之中,為各國人民帶來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新方式。
支付技術咋出海?
支付網絡延展到海外,作為技術提供方開發本土電子錢包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格靈芝地鐵站,在當地一家咨詢公司上班的蕭靖嫻打開手機中的TnGD電子錢包APP,點擊幾下后就出現了一個支付二維碼。她找到一個特殊的進站閘口,輕松掃碼便可進站乘車。而旁邊川流的上班人群中,不少人還在匆忙尋找地鐵卡。
蕭靖嫻所使用的TnGD電子錢包裝著一顆“中國心”,是由中國企業螞蟻金服與當地領先的支付服務提供商Touch n Go合作推出的“本地錢包”。螞蟻金服作為技術提供方,從當地居民使用最頻繁的交通場景入手,開發出適用于當地生活的電子錢包,提供支付、轉賬、水電煤費繳納、買機票等一系列服務和金融產品。如今,吉隆坡有7個地鐵站可以掃碼入閘機,而馬來西亞也成為繼中國之后,全球第二個接受地鐵掃碼入站的國家。
3年前,螞蟻金服開始嘗試技術輸出,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本地版“支付寶”。如今,在印度、泰國、韓國、菲律賓等國家,9個當地數字錢包陸續落地。
國內被普遍使用的微信支付同樣在進行技術輸出。2016年春節,騰訊通過“微信利是”將微信錢包帶到香港,隨后錢包功能不斷拓展,如今香港用戶可以綁定銀行的儲蓄賬戶,開通轉賬服務,購買廣深港高鐵跨境車票,還能到線下門店進行現金充值等。
今年“十一”起,微信香港錢包開始可以為香港用戶提供內地移動支付服務,用戶在內地的特選商戶消費時,錢包會將所需支付的人民幣金額自動換算成對應的港幣金額,從關聯賬戶或錢包余額中無障礙支付。
除了技術輸出和本地化改造,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更是將支付網絡延展到世界各地,讓中國游客在海外也能“輕松掃”。目前,支付寶的境外線下支付已經在超過80個國際機場提供實時退稅服務;微信支付也接入了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支持超過13個幣種直接交易。
國外場景咋嵌入?
技術賦能之外,深度調研進行適應性改造,打造支付生態環境
經過10多年歷練,中國移動支付技術在國內得以鍛煉和成熟:相比其他國際領先支付平臺萬分之十七的資損率,支付寶平臺風控識別時間為100毫秒,平均資損率為百萬分之一;“騰訊乘車碼”的0.2秒極速驗證技術,可以提供“先乘車,后付費”的便捷出行服務……
如何讓這些先進數字技術服務世界上更多人群?中國移動支付企業首先開發出一套適用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包含風控、防欺詐、反洗錢等基礎能力的通用技術平臺,再結合合作伙伴的當地經驗進行適應性改造,切入當地居民最熟悉的生活場景。
“單純的技術賦能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有體驗、找準本地用戶‘痛點’,找到當地人經常使用的支付場景,才能更好地服務當地。”螞蟻金服全球本地化錢包技術負責人熊務真說,每到一個國家和地區,團隊首先會對本地用戶深度訪談,了解哪些支付場景才是當地客戶最需要的。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場景,所以每個本地電子錢包特點各不相同。在菲律賓,人們習慣于使用現金,相互之間轉賬匯款就依靠遍布全國的1.2萬個充值、匯款網點。正是從這個場景切入,螞蟻金服與菲律賓最大的數字金融公司Mynt合作推出電子錢包GCash,上線掃碼支付。合作后的前8個月,GCash用戶量超過800萬,翻了3倍,交易量也實現了翻倍。
Mynt首席執行官安東尼介紹,中國移動支付帶來的經驗主要是在數據、風控等核心技術上。“在東南亞地區,基本所有的支付公司都缺乏風控技術。中國企業搭建的數據平臺以及基礎底層設施給當地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在基礎構架完成后,我們還將慢慢引入人臉識別等更先進的技術和服務。”安東尼說。
“合作不僅僅是技術賦能,更重要的是與合作伙伴培育、打造出一個成熟的支付生態環境,進行全方位的生態賦能。比如,讓地鐵進出站閘口能實現掃碼支付,我們不僅要解決支付技術,還得和當地的設備生產商一起改造硬件設備。”熊務真說。
風險挑戰咋應對?
疊加本地經驗和中國技術,實現原創技術和核心能力輸出
“不同以往的靠貿易輸出、靠出口拉動經濟成長,移動支付技術出海的核心,在于原創技術和核心能力的輸出。通過‘當地合作伙伴+技術賦能’的方式,把本地經驗和中國技術疊加起來,可以大大縮短當地企業的研發時間和成本。”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說。
然而移動支付出海并不會波瀾不驚,一帆風順,也要面臨不少風險和不確定性。“首先是用戶習慣的改變程度,以及互聯網、基礎設施等配套環境狀況。當地人對移動支付的接受能力也不盡相同,而且網絡、交通、電商、物流等其他基礎設施發展水平也不同,由此帶來的對移動支付的需求就會有所不同,這決定了中國移動支付技術融入當地的程度。”曾剛說。
曾剛分析說,各國監管制度和監管環境差別大,對移動支付的包容程度也不一樣,要適應當地的監管環境并不容易,而且作為一項技術,移動支付還涉及技術標準的問題。
此外,隨著移動支付規模擴大,當地傳統金融機構的挑戰就會更加明顯,也會受到越來越多的約束。這些都是中國移動支付“出海”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環境。(記者 歐陽潔)
(原標題:延伸網絡、開發平臺、嵌入場景……無現金服務全球化步伐加快 一“碼”當先 中國式支付走向世界)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