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框青年”很焦慮?畢竟大家都是第一次當“大人”
你是成人社會的新客人,還是大人圈里的小朋友
“現在才知道,別人說‘你真像個學生’不是在夸你年輕,是說你傻!”
“以前上學的時候,總計劃著假期去哪里玩,但大部分沒有成行;上班后后悔極了,當時應該多玩玩呀,現在哪里還有寒暑假!”
“我明年要結婚了……好像只有結了婚,別人才覺得你是大人,覺得你可靠。”
……
當20多歲的青年們越來越成為社會、工作、家庭的主力軍,他們對生活品質和精神世界有著更多需求,很會“買買買”,也想“說走就走”,去看看“那么大的世界”。然而忙碌的工作、剛剛組建的家庭、繁瑣的生活,各種要求成為一道道束縛的邊框,讓他們剛一走出校門,就立刻承受來自現實世界的壓力。
時代的快節奏讓“成人初顯期”提前了。殘酷的競爭容不得你彷徨、思量,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你的個人角色必須盡快固化,早點把自己放進相應的模版里——“有框青年”這個詞,就這樣出現在視野里。當代年輕人的焦慮、迷茫,不言而喻。
我覺得我還是個孩子,為什么要接受社會的“毒打”——青春期該延長嗎?
上周我在上一門“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評價方法”的課,老師在點評作業時毫不留情地指出:全班有四分之一的作業選取的研究對象都是大學生、研究生,這哪里研究的是青少年?
老師的點評讓我們一震:啊,原來我不是青少年了嗎?
雖然覺得自己“還是個寶寶”,但被小朋友叫“阿姨”的時候也不再會暴跳如雷、發三條朋友圈吐槽了;雖然覺得自己是學生、在家還是被當小朋友,但年齡早就是2字開頭了。每到過年在家的時候,是自我懷疑最嚴重的時候:自己不會像十幾歲的高中生,用作業填滿迷茫;也不像更大一些的哥哥姐姐,充實的錢包給他們安全感;不知道還能不能拿叔叔伯伯給的壓歲錢,也不知道自己需不需要給剛出生的侄輩壓歲錢。
這個時候的我,還是青少年嗎?
青少年時期(adolescence)或說青春期,是兒童期和成年期之間生命的階段,其定義長期以來都是一個難題:世界衛生組織把青春期的范圍劃到了10~20歲,我國一般認為是11~18歲,老師給課堂作業的規定是10~16歲,近期還有研究認為現在的青春期要延長到24歲才合理。
初中生物課上就講過,我們在青春期會經歷生理成熟;而心理學更關注社會角色的轉變。在醫學和教育體系都不發達的時候,十幾歲的人已經進入社會,承擔工作,甚至結婚生子、養家糊口,完成從兒童到“大人”的角色轉變。
然而近年來,“20歲出頭的人還在上學”已成常態, 30歲沒結婚更是司空見慣。可以說,從兒童時期到成年期的過渡時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因此研究者認為,把青春期的定義擴展為10~24歲,能為法律、社會政策和服務體系的構建提供一些啟示。
當然,這一說法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研究者們幾番爭執,并無定論。是否該延長“青春期”的定義?這個問題未有答案。
成人圈里的新客人,“大人圈”里的小朋友——成人初顯期
無論承不承認,在20歲左右的時候,我們往往都面臨重要改變:脫離青春期。
一位十幾年的發小去年結婚了,我為她當伴娘。她說,“其實,我覺得自己還沒做好準備……但既然相處已經有幾年了,就先結婚吧。”
在拋捧花環節,我接到了花,她祝我早日結婚生子,我笑笑,心里卻想著自己可能不會太早結婚。
越來越多的人推遲自己的婚姻和生育年齡,給予自己更多選擇的機會。發小在焦慮中結婚,我在焦慮中繼續讀書,身邊的朋友們也有創業、出國的——我們已經作出了不同的、會帶來長遠影響的人生選擇。
其實,年輕人的焦慮不是當今社會獨有的,在2000年的美國社會,這一現象就得到了心理學家的關注。
心理學家阿奈特認為:在結婚平均年齡較高的社會中,20歲左右的年齡是年輕人探索和不穩定的時期、自我關注的時期,也是存在各種可能的時期——成人初顯期。而這一時期,只在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會出現。處于這一時期的年輕人,普遍面臨各種焦慮。
成人初顯期最為主要的特征是:面臨從青春期到成人期的過渡。為了過上他們想要的人生,年輕人會在不同的領域探索可能性,更深刻地認識到“我是誰”以及在生活中“我想要什么”。
這些問題是青春期就開始準備回答的。埃里克森認為,12~18歲的人面臨的最大沖突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在成人初顯期,自我同一性會繼續得到確立或調整。
與青春期相比,這時候的我們更獨立于父母。很多人離家上學,從父母家搬出來獨居,但還沒有進入穩定的、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成人生活,沒有開始承擔成年期必然要面臨的責任,如贍養老人、安家買房。
在這一時期,我們既不受父母管束,也沒有完全承擔成人角色,會有更多機會去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職業和戀愛方面。
我們進入大學選擇專業后,如果發現并不喜歡,會在求職時換個專業;工作后發現如果想謀求更好的職位,就考慮要回校讀個碩士博士;又或者當我們與戀人過上柴米油鹽的日子時,卻發現彼此沒有共同的未來,那不管以前多么投入,也只能忍痛分手。
在成人初顯期,我們對自我同一性的探索會進入到更深的層次。在親密關系中,我們不再像青春期一樣,在意對方跟哪個異性同學多說了一句話、跟誰一起午飯,而更多地關注于自我確認:與戀人相處的我是怎樣的?我真正期望擁有,并愿共度終生的人是怎樣的?
在職業選擇中,我們會嘗試確認:我擅長哪類工作?什么樣的工作令我長期滿意?這些探索通常包括挫折和失敗的經歷,在調整中,我們能更了解自己的現在和未來期待。
大家都是第一次成為“大人”——成年期的人該得到體諒嗎?
當男性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時,他們確信已經成人,而女性能夠承擔個人責任、獨立作出決定、并為他人考慮時,她們確定自己已成人。因此,長大成人是自己成為具有自我效能感和自立的人。
微博上流行過這樣一段話: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但是可以往死里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一些“大齡”朋友深表贊同。剛剛30歲的他,也曾在幾家創業公司跳來跳去,拼搏上升,自由自在。然而自從他決定在二線城市買房,又貸了款,再回頭看“一茬又一茬的小年輕們”,卻不再敢作出同樣的決定:“現在的這個公司還可以,雖然上市遙遙無期,但一時半會兒也不會倒閉,加班量和人際關系也可以忍受。”
成年人是社會主力,但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弱勢群體”,更少人照顧和體諒。我們把壓力當成理所當然,認為成年人就該“完美”。甚至在心理學研究中,成年人也被更少關注。
大家都是第一次過人生,都是磕磕絆絆、相互扶持前行。“體諒”說來簡單,但是在日常交流中,放下條件、給予關注與接納卻很難。新人會覺得老員工不會教,領導會覺得下屬悟性差,創業人看傳統行業是死氣沉沉,老牌企業員工覺得創業公司瞎折騰。
我們總是希望對方同意自己的觀念,一旦觀念有沖突,便認為對方三觀不正、是××癌,用這樣的防御小心翼翼地生活在自己的安全區里。人們總是自己豎起藩籬,又希望別人體諒。
心理咨詢中的技巧——無條件積極關注被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不光是親子關系,我們也可以在生活其他關系領域嘗試運用。在職場中,如果員工學會運用,能更好地理解領導的要求,加強同事間合作;如果領導學會運用,就能更好地激勵員工。
想要被他人接納,也要成為一個易于被他人接納、愿意接納他人的人。
希望無論在青春期、成人初顯期,還是成年期的我們,都能夠學會多一點無條件積極關注,當你積極關注他人,也能得到更多的愛和體諒。(殷錦繡)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