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調2019年中國經濟 釋放這些重磅信號
2018年經濟目標可較好完成
年終歲末,到了總結過去一年和部署下一年工作的節點。2018年,中國經濟穩中有變,在內外部環境錯綜復雜的形勢下,中國經濟還能否順利完成全年增長目標?
對此,中央政治局會議給出了判斷:各項宏觀調控目標可以較好完成。
2018年中國經濟增長的目標設定為6.5%左右,前三季度實現了6.7%的增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對中新網記者表示,2018年中國經濟雖有下行壓力,但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全年經濟預計可增長6.6%,略高于預期目標。
亞洲開發銀行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也預計,2018年中國可實現經濟增長6.6%。
一些關鍵經濟指標的表現支撐著上述判斷。從就業來看,今年1-10月新增就業累計達到1200萬人,早已提前完成全年新增就業1100萬人的目標;從物價來看,前11月CPI同比上漲2.1%,全年物價漲幅控制在3%以內幾無懸念;在美聯儲加息和美元升值的情況下,國際收支也趨于基本平衡。
繼續定調穩中求進 突出“六穩”
在中央看來,即將到來的2019年至關重要:新中國成立70周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
2019年中國經濟怎么干?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從2012年起,“穩中求進”就一直是中國經濟工作的總基調。而在2019年,這個老提法勢必將有新的內涵。
徐洪才認為,2019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嚴峻,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甚囂塵上,國際金融市場充滿不確定性,明年進出口很可能出現負增長,經濟下行壓力將會進一步加大。在此之下,更好把握“穩和進”之間的平衡和火候,更加突出“六穩”,在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同時謀求各項改革的推進,爭取啃下一些“硬骨頭”。
今年7月3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六穩”,此次會議進行了重申: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在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經濟學院院長劉元春看來, “六穩”的核心在于“穩預期”,“穩預期”的核心在于“穩信心”; “穩消費”對于宏觀經濟的穩定和健康發展的重要性遠大于“穩投資”;“穩金融”應當以“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總體要避免宏觀調控在“過”與“不及”之間搖擺。
辯證看待變化 戰略機遇期沒有過
在當前的輿論場上,對于2019年的國內外發展形勢,各方認識不一,不乏悲觀預期。
“要辯證看待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的變化。”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增強憂患意識,繼續抓住并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堅定信心,把握主動,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強調辯證看待,旨在提振市場信心,不要過度悲觀,中國前期規劃好的“三大攻堅戰”等工作,會依然堅定做下去,會根據變化適時調整政策,但不會改變方向,不會被耽誤甚至停滯。
這次會議還提出,要保持戰略定力,注重穩扎穩打,加強協調配合,聚焦主要矛盾,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努力實現最優政策組合和最大整體效果。
怎么理解“努力實現最優政策組合和最大整體效果”?徐洪才表示,要避免政策碎片化,避免各部門各行其是,應該加強協調,克服本位主義,形成合力,避免政策疊加產生的負面效應。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未來政策執行將更注重結果導向,避免之前出現的部委和地方出臺和過度執行多個文件反而使結果出現較大偏差,具體措施包括政策更加有針對性、部門之間加強統籌、注重政策執行中的反饋等。
2019年重點干好7件大事
回答了怎么看,再來看怎么辦。根據會議部署,2019年中國經濟要重點干好七方面重點工作。
“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被列為首位。會議要求,按照已確定的行動方案,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
“三大攻堅戰”是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根據審計署10日發布的公告,部分地區和部門在打好“三大攻堅戰”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6個省的個別金融機構存在掩蓋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低等問題。
這些問題已經暴露,明年的“三大攻堅戰”勢必將更加深入和具有針對性。
其他重點工作還有,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經濟體制改革,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曾剛認為,改善民營企業融資難題,大力推進減稅,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也將是2019年政策的核心發力點之一。
為啥沒提及財政、貨幣政策和房地產?
跟今年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相比,此次會議的新聞通稿里,并未提及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定調,民眾關心的房地產問題也未提及。
在專家看來,沒有提及并不代表相關政策出現重大變化,政策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是穩預期的應有之義。
劉元春和徐洪才均建議,2019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公共財政赤字率可以擴大到3%左右。穩健的貨幣政策應當根據外部和內部環境變化及時做出調整,增強靈活性和針對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激活微觀主體活力和創新力。
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而此次會議沒有提及房地產內容。
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看來,從全國看,整體市場已經出現平穩表現,部分城市房價開始明顯調整。市場漲幅明顯放緩,是約束性政策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樓市告別高燒,房地產調控再收緊加碼的市場基礎不存在。對于房地產政策來說,將起到更多穩定經濟的作用。
“不必過度解讀。”徐洪才認為,總體來看,房地產市場不能過熱也不能過冷,而是保持平穩發展,加快完善房地產長效機制才是關鍵。(完)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