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支付變局:已有6家銀行“斷直連”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發布公告“斷直連”的銀行至少已經有6家,分別是中信銀行、光大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
近日,平安銀行公告稱,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相關要求,已完成與具備合法資質清算機構的業務和系統對接,并完成了協議支付的全部遷移工作。同時,按新轉接清算模式完成了網關支付、商業委托支付、付款、認證支付等網絡支付業務的商務協議簽署和部分業務遷移,已具備業務完全遷移的條件。將根據監管機構和網聯、銀聯的整體安排和要求,及時全面完成“斷直連”各項工作。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除平安銀行外,目前發布公告斷直連的銀行共有5家,分別是中信銀行、光大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其中,中信銀行直連斷的最早,在7月31日就宣布關閉直連模式的快捷支付接口,其他幾家銀行隨后在9月份和11月份宣布斷開直連。
事實上,根據央行支付結算司2017年8月份印發的《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明確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從銀行反饋的情況來看,支付機構完成切斷銀行直連接入網聯的時間顯然要遠遠超過了央行在去年8月份給出的期限。一位第三方支付機構內部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一開始出來斷直連時間表的時候,很多支付機構是觀望的態度,此外,還有業務體量以及需要各方協調的工作較多等因素,可以看到幾家端口開的多的銀行目前都未完成斷直聯工作。
除了斷直連外,明年1月份支付機構的備付金利息收入也將被砍掉。央行支付結算司下發《關于支付機構撤銷人民幣備付金賬戶有關工作通知》,要求支付機構在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這也意味著支付機構不能再利用沉淀資金獲利。
同時,《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要求,2018年7月9日起,將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月提升,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余額。
易觀分析認為,備付金集中100%由中央專有賬戶存管的落地,無疑對中小支付機構造成較大沖擊,在不計入利息的前提下,將會令中小支付機構利潤短期受到較大影響。例如,匯付曾在招股書披露,2017年備付金解語占整體利潤收入的36.9%,但是對于大型支付機構特別是微信和支付寶來講,雖然從總量上,而這預計能占到85%以上,但因為早已開拓出更多種類的盈利方式,預計對其整體利潤影響不超過10%。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