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問題多:校無“照”師無“證” 學費還不退
圖為某在線授課網站的授課內容。鐘心宇/攝
今年10月,在線培訓機構上海理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理優教育”)宣布停課停運。這一消息,讓已經提前預付一年甚至三年學費的家長慌了神兒。一個多月以來,他們通過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媒體曝光等多種渠道維權,但問題至今沒有徹底解決。據悉,理優教育有學員6000余人,應退學費超過千萬元。
事件的曝光,引發網友對在線教育機構的討論。隨著“互聯網+知識經濟”模式的興起,人們在利用互聯網平臺的便利繳費學習的同時,在線教育機構應該具備哪些資質、預付學費的資金由誰監管、出現問題后消費者應該如何維權等都成為熱點問題。
學校無資格、教師無證
所謂“在線教育”也稱為“遠程教育”,是指依靠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通過網絡,學員與教師即使相隔萬里也可以開展教學活動,且不受時間的限制,可以隨時學習。相較于線下的培訓機構,在線培訓機構的價格也比較優惠,成為很多在校學生、上班族學習提高的重要途徑。
憑借便利性和價格優勢,在線教育機構吸引了大量學員,機構的數量也迅速增長。然而,在線教育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部分在線教育機構教學質量不高、教師無證上崗、培訓機構無資質辦學等問題也逐漸凸顯。
媒體報道,廣州的曾女士給孩子報了一個名為“初三數學培優班”的課程,根據網絡上的介紹:任課老師畢業于北京大學,教過的學員不少考上了重點大學。“但是實際講課的內容超綱,孩子聽不懂。課后在線提問,要么不回答,要么回答生硬,說不清楚解題的思路。”曾女士反映,培訓機構是否將教師資格證作為授課老師任職的必備條件不得而知,家長無法判定老師是否具有任教資格。
和曾女士有相同情況的還有北京某高校的研二學生李玲(化名)。想要通過英語雅思考試的李玲,在對比多家機構后,選擇了某家不太知名的在線教育機構的在線學習課程。
“因為當時承諾可以一個月內速成,每次課程大概只有100多元,覺得劃算就報了。”原本以為撿到便宜的李玲,在上過多次課程后發現,之前的承諾多為空頭支票,所謂的“定期測試”“根據學員時間安排上課”根本做不到。每次上課的教師也不一樣。更可怕的是,對于雅思考試歷年的真題,授課老師講起來都磕磕絆絆,教學水平可想而知。對于教師的任教資格,李玲心里有一個大大的問號。
“線下培訓機構的廣告宣傳中已有不少水分,更不用說在線教育了。所謂的名師又有幾個是真的呢?”在某知名教育機構任教的徐華(化名)告訴記者,她剛應聘到教育機構教英語時,簡介就被寫成工作五年、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我當時剛畢業,哪兒有什么教學經驗?”徐華告訴記者,這些說辭都是為了吸引家長放心地把孩子送到這里上課。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表示,當前,學員和在線教育機構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不少在線教育機構并沒有其宣傳的那么強大,甚至用虛假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在魚龍混雜的市場里,消費者很難有效甄別。”
除了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教師是否持證上崗被質疑外,在線教育機構是否有辦學資格也是消費者關心的重點。
此次陷入“跑路”風口的理優教育,2014年在上海閔行區登記成立,公司對外宣稱主打小初高學生在線“一對一”培訓。但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理優教育的經營范圍為教育科技、計算機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電子商務等,并無教育培訓相關字樣。閔行區教育局也表示,從未給理優教育辦理過辦學許可證。也就是說,理優教育并沒有辦學資格。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邱寶昌指出:“一般情況下,只要法律沒有禁止,企業可以經營各種項目。但是,學校教育和培訓比較特殊,需要經過行政批準,否則無權經營。”
多位教育培訓行業內部人士透露,按理說,學員肯定希望在線教育機構擁有辦學許可證,這樣更加正規,但是,有實體教學場所的線下教育機構辦理證件審核都比較嚴格,在法律沒有對在線教育辦學資質有明確規定之前,不少人便鉆了法律漏洞,只在工商部門注冊了營業許可證,“這樣可以省去很多手續。”
無法退還的巨額學費預付款
教學質量、辦學資質不能讓人滿意,有些線上培訓機構在資金鏈斷裂后選擇“跑路”,學費無法退還更成了家長的心病。
此前媒體報道,家住陜西的方敏,在去年“十一”期間給上初中的孩子購買了2萬元的理優教育課程,孩子覺得課程還不錯,在理優教育老師的極力推銷下,方敏又購買了7.6萬余元的課時,“這些課程都可以讓孩子學到高中了”。現在理優教育停運,方敏購買的課時還有8萬元未消費,這筆錢如何要回,讓方敏頭痛不已。
無獨有偶,就在今年8月,上海樂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出破產并停止授課通知,對于學員應退學費,公司沒有給出明確回復。不到兩個月后,“學霸1對1”在線培訓機構也突然停運,數千名學員和家長走上維權之路,涉及資金達2000萬元。
記者發現,包括理優教育在內,不少在線教育機構推行預付款收費模式。有學員為了課時越多越便宜而直接預交三年費用,也有按學員所在的年級,預交一年的,最短的都預交了一個學期或者某個學習階段的培訓費用。動輒上萬元的學費很常見。
超前收取這么多課時費用,在線培訓機構的做法是否符合規定?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校外培訓機構要嚴格執行國家關于財務與資產管理的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但并未指明線上培訓機構也應該受此約束。
在楊東看來,在線教育機構也屬于校外培訓機構,理論上也應受此約束,讓家長提前預付一至三年學費的做法是違規的。
超前收取學費違規,隨意支配學員的預付費用也被人詬病。在理優教育貼出的停運通知中顯示,其與上海淘米網絡科技公司產生民事糾紛,公司賬戶1000萬余元被凍結,導致資金鏈斷裂。也就是說,凍結的資金可能包含學員的學費。近年來,不少倒閉的在線教育機構,都是因為用學員預付的學費盲目擴張,或者投資失敗導致無法經營。對此,不少消費者提出質疑:我們預交的學費,在線教育機構憑什么隨意支配?
在楊東看來,預付學費已屬于在線教育機構自身所有的財產,但其是否有權不經消費者同意將學費用于某一用途,首先要看在線教育機構與消費者之間的合同約定。“此外,還應遵守當地政府及主管部門有關民辦教育機構學費使用管理的相關規定。收取的學費應主要用于教學活動及企業正常運營,不得不合理地挪作他用。”
為了避免機構本身出現問題,導致學員權益無法保障,楊東建議,在線教育機構開設專門的學費專用賬戶,對預收學費進行管理,并按照規定向監管部門繳存保障金,專款專用。
交錢容易退錢難 學員維權困難重重
從理優教育發出停課停運通知的那天起,消費者就走上了維權之路,但究竟該找誰維權,不少學生家長并不清楚。
“從民事層面來講,交費的學員應該向收取了他們學費、卻無法履行上課義務的培訓機構、法人維權,這是法律明確規定的。”邱寶昌表示,如果培訓機構的責任人“跑路”、找不到,就需要到相關的行政部門投訴或到公安部門報案。
“如果是不能提供正常的課程,可以向消費者保護協會、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如果在線培訓機構涉嫌非法集資或者詐騙,要向公安機關報案。”邱寶昌進一步指出,如果上述都不能發揮作用,可以在收集好相關證據,包括和培訓機構簽訂的合同、支付的費用憑證、接受教育的次數等憑據后,向法院提起訴訟。
“但訴訟的效果不一定樂觀。即使法院判決消費者勝訴,對方沒有償還能力,依然無法彌補損失。”邱寶昌建議,在提起法律訴訟的時候,除了把在線培訓機構作為第一被告,也可以把法人、機構主要負責人同樣列為被告,“這樣的話,更有利于保護學員的權益。”
記者注意到,在已經宣布停運的在線培訓機構中,不少和百度“有錢花”、富盛分云、各銀行的信用卡等貸款平臺有合作。培訓機構的推銷人員,在看到學員或者學員家長對課時費心存憂慮之時,極力推銷信用卡分期付款上課。而培訓機構出現問題后,不少學員仍需要向貸款平臺償還資金。有人因為停止償還,還被加入了征信黑名單。
記者了解,在理優教育“跑路”后,相關貸款機構給出了積極回應。部分購買理優教育課程的家長,已經收到了富盛分云終止貸款學費服務的短信提醒。通過建行、招行信用卡貸款付學費的家長也正在和銀行協商,希望停止簽訂的分期貸款協議。百度“有錢花”也表示,將為家長辦理退貸款服務。但是全額付款的學員家長,何時能成功追討回學費,還未有答案。
線上辦培訓,該有的資質一個也不能少
雖然在線教育存在諸多問題,但帶來的好處也不容忽視。正在中國人民大學讀博士的王淼(化名)告訴記者,她曾在某網校花3000多元購買過法語課程,“老師講得很認真,從零基礎開始學的,效果不錯。”在中國傳媒大學讀博士的楊陽(化名)也表示,自己曾購買某機構考研英語全套課程,英語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資本市場的數據也反映了市場對在線教育的需求。據桃李資本發布的《2018上半年教育行業融資并購報告》顯示,截至5月20日,今年上半年在線教育領域已完成融資182起,發展態勢良好。艾瑞咨詢的數據也預計,到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超過2600億元。
多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在線教育機構的便捷性無法取代,且能夠彌補教育市場師資力量的短缺,減輕家庭教育的負擔,“長遠來看,在線教育利大于弊。”
既然市場走向和學員提升能力都需要在線教育機構的支持,如何規范其健康發展成為當下面臨的重要問題。
楊東認為,在線教育機構的健康發展,首先要對企業做好備案工作,只有符合教育培訓資格的機構,才可批準其經營教學;其次,相關部門要對在線教育機構做好監管工作,尤其要對師資力量、教學質量進行嚴格把關。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對此持贊同意見。“在線培訓的教師不是虛擬的,學員不是虛擬的,機構、資金也不是虛擬的,那在網上開設培訓機構,當然也要遵循線下實體培訓機構需要滿足的條件。”劉俊海認為,線上線下辦培訓輔導不應該有區別,該有的資質一個也不能少。
對于在線教育機構的監管,劉俊海認為,各部門之間在各司其職之時,更要統一監管思想和尺度,鑄造監管合力。“目前,在線教育機構技術上歸工信部門管理,內容上是教育部門管轄,注冊又在工商部門,三個部門各管一部分,容易出現各部門互相推諉的情況,反而形成監管空白。”
此外,劉俊海建議,在線教育機構行業內部也要制定規范,通過行業內部健康競爭,推動在線教育機構的發展。
在邱寶昌看來,在線教育機構頻繁暴露出問題,倒逼相關法律規章制度盡快出臺。“在線教育依靠網絡平臺,授課的對象可能有成千上萬人,機構一旦出現問題,產生的經濟損失驚人。對于已經出現的問題,不能逃避;還沒發生的問題,應該未雨綢繆。”
據悉,今年11月,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應急管理部三部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其中要求,強化在線培訓監管,按照線下培訓機構管理政策,同步規范線上教育培訓機構。
如果嚴格執行規定的話,線上培訓機構必須在機構住所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教師資格將得到嚴格審核。《通知》發出后,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線教育將迎來最嚴監管。
劉俊海強調,在線教育機構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不能放任其野蠻生長。“當法律約束、市場競爭、市場監管等多種措施并舉時,在線機構的健康發展將指日可待。”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