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完善宏觀調控
內容提要: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形成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宏觀調控,需要轉變宏觀調控理念、改進宏觀調控目標、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完善宏觀調控手段,處理好速度與質量、短期與長期、一致性與差異性的關系,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辦法,以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建立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宏觀調控體系。
推動高質量發展迫切要求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必須貫徹落實中央精神,調整和完善宏觀調控理念、目標、方式和手段,在保持經濟總量平衡、熨平經濟周期波動的同時,引導經濟結構調整和生產力布局優化,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轉變宏觀調控理念。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必須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宏觀調控理念。應在促進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國際收支平衡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供給側管理,著力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更加注重發揮創新和人才的作用,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努力增強經濟短期穩定運行和長期持續發展的協同性。
改進宏觀調控目標。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在保持一定經濟增速的基礎上大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宏觀調控應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核心目標,在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同時著力解決結構性問題,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創新宏觀調控方式。高質量發展所注重的發展質量、效益、效率等均屬于慢變量,傳統的短期逆周期總量調控方式很難適應對慢變量進行調節的要求,需要從長短結合、部門協調、期限匹配、統籌兼顧的角度加強對宏觀調控框架的頂層設計,不斷完善宏觀調控政策機制化安排,形成調控合力。應圍繞破解深層次結構性矛盾,更多運用改革創新的辦法,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實施定向調控、精準調控和過程調控;針對質量和效益等慢變量,通過設置過程性、措施性調控目標和調控方式,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推動經濟在平穩運行的基礎上轉向高質量發展。
完善宏觀調控手段。要建立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辦法,不斷豐富和完善宏觀調控手段和工具。同時,強化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增強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政策工具之間的關聯配套和相互支撐作用,提高宏觀調控效果。
處理好速度與質量、短期與長期、一致性與差異性的關系
建立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宏觀調控體系,必須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為此,需要重點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速度與質量的關系。高質量發展不是不要速度的發展,而是在保持合理經濟增速基礎上更加注重提升質量和效益的發展。保持中高速增長既是提高發展質量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處理好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就要在保持經濟運行處于中高速增長這一合理區間的基礎上,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短期與長期的關系。高質量發展是一個由量變積累向質變提升的過程,每個階段要解決的問題不盡相同,要實現的目標也不相同。宏觀調控既要著眼于取得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決定性勝利,作出中長期謀劃和安排;又要結合當前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突出矛盾,制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性目標,及時采取有效調控措施,促進消費潛能釋放、投資可持續增長、出口穩定增長,提高供給體系質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一致性與差異性的關系。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根本要求,需要制定全國統一的評價測度指標體系、考核方法和政策體系。但也應看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不是唯一的;各地所處發展階段不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進程和目標難以整齊劃一。在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中,既要通盤考慮、統一部署,防止“地區差異化”背離高質量發展的普遍性要求;也要結合各地的主體功能定位和發展階段,采取定向化、差別化政策,引導各地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
我國經濟發展階段變化,要求我們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在保持經濟運行穩定、有效防范風險的同時,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加快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宏觀調控指標體系,在繼續采用增長、就業、物價和國際收支等指標的同時,加大人均國民總收入、勞動生產率、全要素生產率、高技術產業發展、單位GDP(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萬元GDP用水量、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研究開發投入占GDP比重、全社會負債率、營商便利度等方面指標的權重,引導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體系。以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為目標,系統梳理現有政策,調整或廢止不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政策,優化政策供給,增強政策針對性、精準性和實效性。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預調微調,穩定總需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完善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健全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完善金融、財稅、國際貿易、人才、知識產權保護等制度環境,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更好釋放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堅持以標準提質量、以質量鑄品牌,按照結構合理、先進適用、重點突破、持續改進的原則,瞄準國際先進水平,聚焦創新引領,突出問題導向,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新型標準體系。既要防止經濟、社會、生態、城鄉建設管理、政府服務等領域出現標準缺失,又要力求標準體系體現技術升級方向、位于市場競爭制高點,使標準體系成為宏觀調控的重要管理手段。
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統計體系。加快完善統計調查體系,加強對經濟發展質量、效率和效益情況的統計,創新經濟發展新動能、新業態的統計制度及統計方法,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提高統計能力、統計質量和統計效率,為摸清現狀、判斷形勢、制定政策提供基礎支撐。
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績效評價。關注高質量發展階段績效評價對象、內容、范圍可能發生的變化,綜合運用投入產出、資源消耗、勞動分配等績效標準,從評價體制、評價主體、評價方法、結果反饋等方面入手,統籌設計科學的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體系,更加全面準確地評價高質量發展績效。
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辦法。加強對資源環境等薄弱環節和群眾滿意度等的考核,提高考核權重,突出考核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成效,引導各地樹立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政績觀。圍繞區域功能定位和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改進完善分類差異化考核機制,根據不同地區發展特點,差別化設置經濟社會發展考核指標權重。
(作者分別為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北科智庫專家)
- 下一篇: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 上一篇:鄉村振興,開局之年亮點足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