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為公益插上翅膀
河南省宜陽縣濱河公園內1000名樂于健身的市民,開啟了一項“為愛永不止步”的“互聯網+公益”扶貧活動。資料圖片
今年25歲的汪琦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某款公益應用收取能量,這一習慣他已經堅持了好幾年。行走步數、網絡購票、電子發票等都可以轉換為軟件計算的能量值,用來養一棵虛擬的樹,而現實生活中也會將這棵樹種植在荒漠地區。汪琦說:“身邊不少人都在參與這些力所能及的互聯網公益項目,堅持綠色生活方式的同時還能投身公益,一舉兩得。”近年來,得益于“互聯網+公益”的發展,像汪琦這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全民公益時代來臨
中國公益事業的飛速發展,一方面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加,另一方面也與公益事業的渠道不斷拓展、觸角不斷延伸密切相關。在上海工作的莫然還記得10年前讀高中時的一件事,“2008年,我讀高二,汶川地震的噩耗傳來后,我拿出平時攢下的200元錢到郵局匯給了紅十字會,我記得郵局還對所有捐款都免除了手續費。”與傳統的郵政匯款、銀行匯款、單位組織收取捐款不同,如今的捐款形式多種多樣,各類互聯網公益平臺使公益的參與度大大提升。
2017年9月,騰訊公益平臺推出的99公益日籌款項目——“小朋友畫廊”刷屏朋友圈,捐贈者支付1元后,可以獲得患有精神障礙、智力障礙及自閉癥兒童繪制的一幅電子版畫作。15個小時內有578萬人次捐款,數額超過1200萬元。不僅刷新了互聯網捐款記錄,一時間也改變了人們對公益的傳統認知。很多人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投身公益、助人為樂這么簡單。
全民公益不僅意味著投身公益的主體日益擴大、參與度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公益的幫扶對象也實現了廣泛覆蓋。以往人們主要針對重大災害和希望工程的特定受助群體進行捐款,而今在互聯網公益平臺上,幫扶對象日益多元,覆蓋地域逐漸擴大。針對孤寡老人、失學兒童、農村貧困戶、重病患者、殘障人士等各類群體的公益項目令人目不暇接。
制度建設保駕護航
據統計,2017年,12家平臺的籌款總額達到25.9億元,捐贈次數達62億次。然而,由于互聯網上信息海量、良莠不齊,在數量龐大的捐款數額背后,互聯網公益平臺上也滋生了不少虛假求助信息。今年7月,廣西南寧市的一位母親在網上發起求助,稱自己的女兒患病無力醫治,3天籌得善款25余萬元,隨后,該女士卻被爆出發布的求助信息失實。此外,盡管互聯網公益平臺和社交平臺籌款效率高、影響大,但也被一些平臺鉆了空子。比如說,有的互聯網公益平臺沒有公募資格,卻允許個人發布求助信息并進行募捐;有的公益項目打著“公益”旗號,運作方式卻與保險類似。
針對這些問題,2016年國家施行《慈善法》后,又陸續出臺了《慈善組織認定辦法》《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等配套政策性法規,為互聯網公益事業的發展做出明確規范。按照相關規定,發起一個募捐項目前,慈善組織需要獲得公開募捐資格,并向民政部門進行備案。備案后,該項目可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平臺上進行網絡募捐。同時,《慈善法》針對慈善機構的運營做出規定,要求其年度管理費用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此外,針對求助信息真假難辨的問題,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上線運行,捐款人可以查詢公開募捐活動的備案信息,讓互聯網公益更加透明。
網絡公益的新時代
今年9月發布的《2017中國互聯網公益發展報告》指出,我國互聯網公益已經進入公益行為與互聯網生產生活高度融合、互聯網技術深度成為公益創新首要前提的3.0階段。“3.0階段”的判斷基于這樣一個認識,如果將機構和企業推動,公眾旁觀作為1.0階段,大眾以機構為中介參與公益作為2.0階段,機構與企業合作借助互聯網平臺的巨大傳播優勢引領、帶動大眾力量參與公益的階段就是公益發展的現階段——3.0階段。
結合目前公益發展的現狀與趨勢,有專家總結出公益3.0時代的幾個特點,首先是捐助常態化。無論是螞蟻森林的綠化公益、騰訊公益平臺的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月捐,還是支付寶公益的收益捐,都屬于長期公益項目。在今天,公益已經不再是少數人關注的行為,而成為了全民普遍參與的行為。其次是捐助場景化。去年“99公益日”期間,多家企業聯手加入99愛心陣營,使用戶能夠在購物、看直播、健身、理財、拍賣等生活場景里參與公益互動,拉近了公益和生活的距離。同時,網絡直播也融入了公益元素,在多家直播平臺上,一些公益項目獲得眾多用戶點贊。第三是捐助定向化。以往的公益模式對個體的關注度較少,近年來,定向化幫扶已經成為公益事業的新常態。相比于模糊的群體,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更能打動捐贈者的心,增進捐助者對捐贈對象的了解,同時利于捐助者對幫扶效果的持續關注,及時獲得反饋,增強捐贈行為的獲得感、成就感。(記者 張鵬禹)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