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自然生態生命共同體 引領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與“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的共贏全球觀,都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的核心都是突出“共同體”,前者強調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統籌治理,后者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個重要方面。從這個角度出發,保護自然生態的生命共同體既是人類共同的利益,又是人類共同的責任。為此,無論是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還是在全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都應牢牢把握“共同體”理念,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首先,運用系統思維,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一是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的部署需要以問題和生態功能為導向,通過分析生態環境現狀,認真梳理各個環境要素存在的突出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仔細研究和甄別,深入研究這些問題之間可能存在的相互聯系和因果關系,真正摸清生態系統狀況與變化趨勢,為生態保護修復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撐。
二是劃定生態保護與修復部署片區。依據區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與主要生態功能定位,確定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部署區域。綜合生態調查評估結果和生態保護修復關鍵技術,考慮地形地貌、河流水文、土地植被等自然環境,確定以流域為范圍的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布設片區。然后,針對突出問題,分析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的空間布局方案。按照“一塊區域、一個問題、一種技術、一項工程”的思路,形成生態保護修復關鍵技術整體解決方案。
三是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研究。改變按生態要素或資源種類保護治理的工作模式,在明確生態環境主要矛盾和問題的基礎上,全面開展水環境保護治理、農牧用地保護、水土流失預防、生物多樣性保護、礦山開采治理等,研究出一套包含樹種選擇、生物廊道建設、水質處理等方面的,針對性和適用性都很強的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實現山水林田湖草的整體保護修復。
四是建立健全工程實施保障制度措施。生態保護與修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在實地調研生態保護體制機制的基礎上,依據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保護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從組織領導、干部績效考核、資金籌措與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監測預警、信息化管理、公眾參與監督等方面,提出生態保護修復體制機制創新的方向、任務和路徑。
其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當前,世界經濟一體化為發達國家打造了全球市場、轉移了低端制造業,但也導致了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利用及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現實經驗證明,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依靠轉移低端產業將污染轉移出去,而發展中國家卻無處轉移這些污染。為此,必須以新的視角重新審視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重建生態環境保護新秩序。
生態文明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階段,是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努力探索實現物質豐富、社會穩定、政治平等、文化繁榮、生態文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文明之路。
雖然當今世界存在著不同利益群體、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識形態與不同社會制度,但生態文明會讓世界各國共謀人類共同的未來。當前,應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集思廣益,各盡所能,把多方優勢和潛能充分發揮出來,從而讓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國人民,打造人類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 下一篇:河長制背后的“立體治理”學問
- 上一篇: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推動生態環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