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勇:提高全民健康意識 完善心腦血管疾病救治體系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高方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霍勇,5日做客新華網2019兩會特別報道。霍勇表示,今年兩會,他帶來7個提案,涉及民生保障、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救治、分級診療以及互聯網醫療等領域。他特別關注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問題,呼吁公眾提高預防意識。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主持人:數據顯示,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第一死因,為何我國心血管疾病目前的形勢如此嚴峻?
霍勇:首先,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顯示,我國心血管病死亡占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村為45.01%,城市為42.61%。這個數據意味著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處于上升階段,給百姓生命健康帶來巨大威脅。
其次,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負擔重,更體現在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背后有很多“后備軍”。例如,我國有接近3億的高血壓病人,近1億的糖尿病病人,有超過1億的高血脂癥病人,這些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如果這些危險因素能夠及時得到預防和干預,就能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因此,目前,我們對于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應當著眼于全國,著眼于公眾,尤其是要著眼于疾病的早期和年輕人群,甚至要從娃娃抓起,培養預防理念,才能真正實現心腦血管疾病少發生、少死亡。
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霍勇做客新華網201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新華網 毛嘉煒 攝
主持人:我國目前的心血管急救體系現狀如何?近年來取得了哪些重大進展?需要哪些力量的支持?
霍勇:目前,我國的整個救治體系還有待于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首先,整個急救網絡對于地域的覆蓋不全面;第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堵車、居住條件等,在救治環節上帶來諸多障礙;第三,救治人員的基本素質不足,還不能很好地掌握或使用急救技能;第四,還有一些客觀問題,如信息化等,導致病人院前信息不能很快傳到醫院來;第五,公眾的急救意識不足,不知如何第一時間啟動急救體系。
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救治條件也在逐步完善,目前正在推進的AED(自動除顫器)項目,在中國科協、國家衛健委統一支持下,全國醫務人員從院前走向公眾進行心肺復蘇和除顫技能普及,保障每個人都會使用。
此外,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和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一起推出心肺復蘇標準化的培訓,在這個基礎上將成立中國心肺復蘇聯盟,希望通過這個聯盟來把政府、專業、社會、公眾連到一起,形成救治的統一戰線。
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霍勇做客新華網201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新華網 毛嘉煒 攝
主持人:肺動脈高壓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心腦血管疾病,而且治療費用高昂,您對于肺動脈高壓藥品進入醫保、擴大患者藥物可及性有哪些看法?
霍勇:肺動脈高壓是一類罕見病,愈后差,一般發生于年輕人群,通常自然病程是3到5年。近20年來,國際上有了一些新的藥物,對于肺動脈高壓這類疾病起到了緩解作用,同時也對患者的存活率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以前我們稱這些藥為“孤兒藥”,因為這些藥物研發成本比較高,價格相對昂貴,病人用這些藥比較少。相信隨著國家針對罕見病治療的政策越來越完善,用于治療這些疾病的藥物效果將越來越好,患者救治的成功幾率也會越來越大。(文字:高方圓 剪輯:張靈 攝影:毛嘉煒 攝像:潘越 陳揚 導播:魏薇 主持:劉燕 速記:孫云霞)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