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借各的勢 各用各的招
今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設美麗鄉村。
2018年,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正式打響。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農業農村污染治理也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千村千面
因地制宜選模式
“農村環境千差萬別,改善農村環境不僅要從實際出發,還要同當地文化和風土人情相協調,針對不同縣(市、區)、不同村莊提出不同的整治任務和整治標準,防止做表面文章。”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定遠縣吳圩鎮西孔村黨總支第一書記王萌萌認為,“千村一面”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雷區,農村環境整治過程中,同樣要規避“一刀切”思想。只有找準自身定位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門頭溝區作為北京市唯一的純山區,通過緊緊圍繞首都生態涵養發展區的功能定位,從產業結構入手,先后關閉了近500個煤礦和非煤礦山,搬遷安置棚戶區居民近10萬人,形成了“一帶兩線四點多組團”的空間發展布局,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山區發展模式。
山東省廣饒縣境內水系河流眾多,隨著河道兩側工業企業越來越多,水體受到污染變得發黑發臭。為此,廣饒籌資數十億元開展“一鎮一廠”污水處理廠建設,實施小清河濕地等六大濕地建設工程,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22.8平方公里,形成了具有廣饒特色的農村水環境治理方案。
湖北省鐘祥市客店鎮明燈村村民陳維貴家的房前屋后,豬圈、雞舍一樣不少,卻沒有一點異味,這就是被稱為“明燈方向”的家庭污水處理模式。客店鎮黨委書記朱克舉介紹說:“厭氧發酵+沙石過濾+植物吸收”的處理系統依當地地勢而建,零動力自然循環,廚房、廁所、豬圈污水全處理,排污管、處理池全封閉,凈化后的水無異味、無蚊蠅。
一個個鮮活案例凝聚成我國鄉村“千村千面”的發展活力。正如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院長李成貴所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和分類指導、循序漸進,是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中的兩個重要指導原則。”
活血造血
選對路子治“活”村莊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保康縣馬橋鎮堯治河村黨委書記孫開林認為,農村環境改善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制定切實可行的綜合整治方案基礎上,還應輔以適當的政策和制度,建立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少投入、多產出、少排廢、多利用”。
治理農業農村環境污染,最終目標不僅在于治“好”,還在于治“活”。好生態可以為鄉村產業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活血造血,奠定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而要有好的生態,必須在發展上首先得選對路子,對于這一點,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洪格爾高勒鎮的廷·巴特爾深有體會。
錫林郭勒草原上,當地的牧民大多養羊,但羊吃草喜歡刨根,久而久之會對牧場生態造成破壞。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廷·巴特爾開始鼓勵牧民減羊增牛、少養精養。
為給牧民們算清這筆“生態賬”,他扳著手指頭告訴大家:“8000畝草場可以養50頭牛,一只牛犢能賣8000元,大牛能賣兩萬元,一年能賺40萬元,而且養牛不破壞草場,也不需要額外的人力成本。”他說,“現在有的牧民家里草場有兩萬多畝,又養羊又養馬,但一年下來除去人力、草料等成本只能掙十多萬元。”牧民算清這筆賬,想明白了。現在,整個錫林郭勒養羊數量在不斷下降,牛的數量在增多,生態環境也一天比一天更好。
路子選對了,怎么吸引人才回流?浙江省淳安縣下姜村靠著生態優勢,發展民宿產業并成立公司,讓每位村民都成為股東。生態好政策佳,5年間,吸引返鄉村民和外來創業人員超過40人,小小的村莊發展活力十足。
齊抓共管
標準、規劃是指南針
“目前,各地農村垃圾綜合治理已初見成效,但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一些地方由于缺乏統一、規范的措施,對引進的第三方企業監督和管理乏力,導致工作效率不高。”全國人大代表、西南大學教授謝德體認為。
為此,他建議,應當重視村民參與主體的地位,激發村民自覺參與到農村垃圾治理當中。按照規范分類收集垃圾后,對于可再次利用的垃圾,鎮鄉可安排村社保潔人員或引進廢品收購機構,定期按照一定的市場價格回收,實現農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對于有毒有害垃圾,制定分類補償標準,實行有償收集,并給自覺分類收集垃圾的農戶一定的補償。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經濟與管理系教授宋國君認為,一些農村地區已經根據自身特點摸索出合適的治理模式,在設計層面可以將這些模式匯總梳理歸納,由專業人員形成指導或規范。這就像指南針一樣,能夠為進度滯后的地區指出明確的方向。以美國《海濱水體非點源污染管理措施指南》為例,它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部門應用效果的差異,為每種管理措施打分,并排出它們在各種污染物防治中的優先序,以幫助各地進行選擇,從而以最小成本實現最優措施。
其次,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管理模式還需要進一步探索。“要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的原則,在建設之初明確管護責任。對于引進的第三方管理機構,可以依靠村民的監督力量,建立評價標準,設立民眾滿意度指標,定期考核,以保證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長效運行。”宋國君說。
此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是農村環境管理的重要依據,關系到污水處理技術、工藝的選擇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及運行維護成本。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黃霞補充道:“2018年9月,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排放標準的通知》,各地應盡快制定適合本地區的排放標準。”
兩會聲音
河南代表團 裴春亮
因地制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深入開展整治行動,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但調研中發現,農村人居環境狀況不容樂觀,臟亂差問題在一些地區仍然比較突出,基層干部群眾對周邊環境微污染問題重視不夠,習以為常,存在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現象。尤其是村莊整治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缺乏有效制度安排,項目設施重建設、輕管護,存在“虎頭蛇尾”的問題。
為此,建議如下:一是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全員參與環境整治。二是因地制宜,循序推動農村環境面貌改善。三是創新管理服務機制,層層落實責任。四是加強環境衛生管護,增強人居環境保障能力。
浙江代表團 羅衛紅
規劃引領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是包含環境整治、生態保護、產業發展、管理現代化等在內的系統工程。當前,美麗鄉村建設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在規劃方面,尚存在規劃重視程度不夠、規劃編制水平不足等問題。
為此,建議如下:一是注重整體設計引導。明確重點規劃項目,整體設計,統籌項目資金,銜接項目實施時序。二是彰顯個性特色。村莊面貌改造提升應該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文化”的原則,體現各村特色。三是凸顯功能作用。梳理步行街巷體系,保留生活性、商業性等各類街巷空間肌理。四是加強資金保障。將鄉村規劃經費保障與規劃編制質量、成效納入政府鄉村振興考核重要指標,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給予專項補助。 本報記者張倩 王珊整理報道
- 下一篇:“走,種樹去”
- 上一篇:用信息技術破解生態治理難題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