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小脾氣易忘事 警惕老年癡呆癥
熱播劇《都挺好》不但引起大家對家庭倫理的熱議,后半段,行為怪異、愛耍小脾氣而且明顯記憶力變差甚至偶爾還迷路的蘇大強,讓人關注到一種病——老年癡呆癥。廣醫三院荔灣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韋朝霞介紹說,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球約有4700萬老年癡呆癥患者,預計到2030年將達7500萬。老年癡呆癥病因復雜、無法逆轉,但早期有征兆。如果能早發現早干預,無論對患者本身還是其所在的家庭,都可助提高生活質量、減少治療及看護所帶來的負擔。
蘇大強癥狀預示老年癡呆癥
熱播劇《都挺好》里蘇大強最后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癥狀——
記憶力差:頭一天晚上翻箱倒柜找私房錢,第二天女兒問起卻一臉茫然,一點都想不起來,好像失憶一般;
走失行為怪異:找不到家,蘇大強被鄰居送到了派出所,其實他身上有女兒的聯系方式,卻不知道怎么通知家人;
不認識親人:蘇大強去買記憶中女兒小時候想要的計算本,抬頭卻認不出幾個小時前還在一起的女兒蘇明玉……
韋朝霞指出,蘇大強這一系列的癥狀,正是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癥引起的器質性精神障礙。
初期癥狀不明顯
大多數人可能覺得老人年紀大了,記憶力下降,容易忘事兒,有點小脾氣,總是想起過去,甚至偶爾迷路都“很正常”。韋朝霞提醒說,其實這些可能都是老年癡呆癥的前期征兆。正因為大家對老年癡呆癥的前期癥狀不太了解,對家里上了年紀的長輩出現上述征兆也不太當回事,“甚至很多醫生也無法早期診斷。”韋朝霞說,所以目前老年癡呆癥仍難以做到有效的早預防、早發現、早干預。
韋朝霞進一步解釋說,老年癡呆癥是一種起病隱匿、發展較慢、不斷進展的神經系統退化疾病,主要的發病人群是65歲以上的老人,但并非說“人老必癡呆”,也可發生于相對年輕的人群。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病的發生率確實會有所上升,80歲以上約1/4的人群患病,而85歲以上老人患病率則接近一半。
阿爾茨海默病無法逆轉
韋朝霞說,阿爾茨海默病目前仍是一種無法通過治療得以逆轉的疾病。
“因此,避免誘因、減少發病率和早發現早干預尤為重要。”她說,10%左右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有遺傳因素或家族史。除此之外,抑郁癥、皰疹病毒感染、牙周炎、高血糖、高胰島素血癥、高血壓、高血脂、吸煙、房顫、獨居、有重金屬接觸史等都有可能是誘發因素。
只要用心觀察,其實這種病早期還是有不少“蛛絲馬跡”可循的,最常見是記憶力減退,尤其是對近期事物容易遺忘。早期的患者還會出現不能完成曾經熟悉的工作、有語言表達障礙、搞不清時間和地點的情況等。除此之外,早期患者還可出現判斷力、理解力下降,情緒、行為、性格有異常改變,對周圍事物喪失興趣。比如沖紅燈過馬路,與人交流跟不上節奏,把煮熟的食物放到衣柜或者洗衣機,性格變得或焦慮悲觀,或易怒多疑等。“如發現家人有以上癥狀,就應該及早送醫。”韋朝霞提醒道。
飲食運動有助預防干預
據韋朝霞介紹,開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藥物困難重重,目前雖然有幾種藥物可以延緩進展和不同程度的改善癥狀,但并不能終止和逆轉疾病進展,因此,早發現早干預尤其重要。
她建議,有家族史的人群應該從50歲就開始預防和干預。主要干預措施包括避免上述與該病可能相關的危險因素。
此外,從飲食預防的角度,應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多吃蔬菜、豆類、水果和全谷物食物,多食用富含維生素E和B族的食物,日常低糖低脂飲食等。
從運動預防的角度,建議日常堅持適量的中強度有氧運動。比如,每周不低于2小時的快步走,或是跳跳舞;積極參加社交活動、游戲等,避免獨處。此外,日常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保證睡眠時間和質量。(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黃璀玥)
- 下一篇:骨質增生保守治療無效才需手術
- 上一篇:眼睛有這些不適早就醫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