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不離家 空巢不空心
家門口就有養老照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還能享受助潔、助餐、助醫等上門服務……兩年來,山東省把增強群眾獲得感作為醫養結合示范省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力爭讓每一位老人都能夠在熟悉的環境中快樂、安康地度過晚年。
“我的日子過得很愜意”
在煙臺市福山區,有一個標志性建筑物——一幢3000平方米的磚色扇形大樓,這棟樓便是福山區清洋街道?;萆鐓^服務中心。其由福山區清洋街道投資600余萬元打造,覆蓋居民4903戶。社區服務中心內設?;萆鐓^衛生服務站及馨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社區醫養結合服務。
下午5時許,記者剛到?;萆鐓^服務中心,衛生服務站便接到居民林大叔的求助電話,說是近一兩個小時內頭暈得厲害。全科醫生王曉靜麻利地帶上藥箱,開車駛向林大叔家。
“老人患有高血壓、支氣管哮喘,但綜合來看身體素質挺好的,84歲了還每天堅持運動。”王曉靜說,林大爺是她的簽約患者,“哪都好,就是脾氣倔、主意大,高血壓藥經常不按時吃”。
不到5分鐘,王曉靜到了林大叔家,一邊把林大叔扶坐在沙發上,一邊拿出聽診器和血壓計。“高壓200毫米汞柱,低壓100毫米汞柱。是不是沒按時吃藥?”王曉靜語氣關切中帶著一絲嚴厲。“我經常量血壓,不高就不想吃藥。”林大爺像孩子犯了錯一樣。
這次,王曉靜看著林大爺把藥服下去,還說接下來要到家里來幾次“突擊檢查”。之后,她幫著林大爺把常用藥檢查了一遍。“老人眼神不好,有些藥過期了也沒在意。我們上門巡視探訪時,得仔細查查。”王曉靜說。
對于4個兒女來說,林大爺也是個倔強的老頭。福惠社區居民以城中村改造的回遷戶為主,女兒們多次要求林大爺搬過去一起住,但最終沒拗過老人。“走幾步路到‘小飯桌’吃飯,之后和老朋友打打牌、走走步,有時還去社區服務中心看書、練書法。身體有問題,醫生隨時來,還定期給我體檢,這是讓我最放心的地方。不用孩子們操心,我的日子過得很愜意。”林大爺笑瞇瞇地說。
“這小東西可救了我一命”
“這個小東西,關鍵時刻可是救了我一命!”不久前的一天,家住濰坊市高新區的獨居老人劉大媽洗菜時突然暈倒,稍微恢復意識后,緊急按下和電視遙控器類似的緊急呼救裝置按鈕,濰坊市高新區人民醫院的護士工作站立刻接到呼叫。大約10分鐘,救護車到達劉大媽家,隨后將其送到附近的高新區人民醫院進行救治。因搶救及時,劉大媽很快脫離了危險。
高新區人民醫院院長張國慶說,劉大媽是該院建立的醫院—社區—居家一體化智慧醫養結合服務體系的受益者。該體系可以滿足老人緊急救助、健康監測、居家養老服務等需求。目前,該智慧養老系統覆蓋轄區老年居民約2000人。(下轉第2版)(上接第1版)
這種智慧醫養模式在山東非常普遍。記者采訪期間,在淄博市張店區科苑街道泰苑社區,12349養老服務平臺正聯合簽約服務機構做宣傳推廣,給社區困難老人免費發放一鍵通手機。老人用這種手機,一鍵撥通12349,便可以尋求家政、訂餐、日間照料、就醫掛號、買藥、買菜等服務。根據老人的要求,12349平臺將在300多家簽約服務機構中選擇服務商,給老人提供質優價廉的服務。
據悉,在煙臺市福山區?;萆鐓^馨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健康小屋,老人只要進行實名登錄,就可以在服務人員指導下,完成身高、體重、血氧、血壓、心電、血糖等11項參數的健康檢測,同時可自主選擇血脂四項、動脈硬化、血常規等多項檢測。這里還可實現數據統計及分析、健康評估、中醫體質評估、健康指導與教育。
“女兒也不必中午回家了”
老人白天“入托”接受各項養老服務,晚上則回家享受家庭生活。在山東,日間照料中心這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正逐步走進老人的日常生活。老人像上幼兒園一樣,白天來晚上走。日間照料中心(站)因此又被稱為托老所。
記者在煙臺市芝罘區上科醫正健康管理中心活動室采訪時,老人們正在康復師的帶領下,一板一眼地學習康復操,不時互相交流?;顒邮伊硪贿叄瑤孜焕匣锇檎谙绿?。
據該中心負責人助理余欣苒介紹,該中心是一家由社會資本運營的日間照料中心,以60歲及以上的基本自理老人和活力老人為服務對象。每天大約服務40位~50位老人,年齡最大的93歲。子女可以每天7時將老人送過來,18時接回家。
記者看到,該中心進行了適老化設計,在閱覽室、日間休息室、餐廳等功能區的墻面上安裝了利于老人行走的扶手,地面采用無高差設計,并對所有墻角都進行圓弧處理。
醫養結合是該中心養老服務功能提升的一大重點。去年6月,該中心成立了門診部,除了常規的老年病診治,血尿常規、心電圖、肝腎功能等基礎檢查也可以做,發生的費用可以醫保報銷。門診有4位醫生、6位護士服務“日托”老人。
“以往養老中心功能比較單一,我們從老人的實際需要出發,對中心功能進行整合提升,提供休閑娛樂、醫療康養等一站式服務。老人需要什么,咱都盡量幫著辦。”余欣苒說。慢慢地,中心成了周邊社區老人的居家養老服務大管家。86歲的社區居民劉爺爺說:“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娛樂,吃住醫都有人照顧,還是很舒心的。女兒也不必每天中午急急忙忙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