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增多應予高度警惕
毒品的危害毋庸贅言,毒品已經成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世界性公害。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十大毒品犯罪典型案例,特別是“90后”吸毒人員容留未成年人吸毒的案例令人觸目驚心。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陳國慶介紹,當前毒品犯罪重點地區問題仍然突出,一些地方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有增多趨勢,社會影響惡劣,給禁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些未成年人因為心理素質不成熟,辨別善惡是非的能力比較低,抱著好奇、追求刺激的心理去以身試毒,結果成了毒品受害者。近年來,合成毒品及偽裝型毒品不斷出現,對人體的毒害更加隱蔽,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和欺騙性。一些未成年人錯誤地認為吸食新型毒品是一種時髦,吸食少量新型毒品不會染上毒癮,結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吸毒一旦上癮,將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吸食者中樞神經受損。盡管不少“癮君子”進了戒毒所強制戒毒,但是毒癮反復性很強。毒癮即使隔離戒除后,仍有大部分人會存在稽延性戒斷癥狀,復吸率非常高,新型毒品相較于傳統毒品有更強的成癮性和危害性。合成毒品不僅傷害吸毒者,還極易引發交通肇事、自殺自殘、傷害他人、暴力抗法等惡性事件,嚴重危害公共安全。
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各地都組織了不少禁毒宣傳活動,許多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社會各界,都參與到禁毒行列中來,志愿者更是為此付出諸多努力。這對于營造禁毒氛圍,喚回失落的靈魂,確實很有必要。但是“毒患猛于虎”,禁毒宣傳應該制度化、常態化,形式多樣化。對此,學校應該主動承擔禁毒教育責任。
好奇、無知、錯誤的人生觀的影響,還有壞人的引誘與唆使,是導致一些未成年人吸毒的重要原因。毒品吞噬涉世不深的下一代,加強禁毒教育迫在眉睫。中小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身心發育的重要時期,學校擔負著培養人的重任,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堅決對毒品說“不”,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學校教育缺位,或者說教育者本身對毒品嚴重危害的問題都沒有厘清,沒有引起重視,又怎能讓孩子深刻認識毒品的嚴重毒害呢?
何況,未成年人涉世不深,好奇心強,很容易為毒品所吸引、俘虜。要讓學生正確認識毒品的危害,真正遠離毒品,教育部門與學校要切實負起責任來,用孩子們能夠接受的方式把毒品的危害原原本本告訴他們,幫他們增強遠離毒品的心理防護能力。同時,對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與留守兒童要傾注更多關愛。
禁毒教育事關重大,加強禁毒教育,對孩子正確引導,提高孩子對毒品的認識能力,也會增強他們對毒品的“免疫力”。只有全社會齊心協力,對禁毒宣傳教育提檔升級并成為制度常態,才能筑牢未成年人禁毒教育的防線。
此外,社會環境對未成年人思想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吸毒人員吞云吐霧、毒品犯罪無孔不入,也給了孩子不小的負面影響。因此,除了禁毒宣傳進校園以外,相關部門要花大氣力打擊毒品犯罪,凈化社會環境,倡導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創建“無毒社區”,讓未成年人在積極健康的社會環境中學習、成長。
- 下一篇:一種藥物有望讓侏儒癥患兒長得更高
- 上一篇:嬰兒配方乳粉禁用 “進口奶源”等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