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夏季錯峰密集 僵尸產能變相復產
隨著近年來水泥行業錯峰生產的常態化推行,今夏多省再度密集傳出階段停產消息。
證券時報記者采訪行業人士獲悉,夏季錯峰再度對水泥行業產能形成抑制作用,市場庫存依然處于低位。在高價背景下,部分地區水泥價格并未出現明顯上行。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水泥市場需求與去年情況相當,在高價維穩的行情下,預計全年行業盈利有望優于去年創下的歷史最好水平。不過,隨著一些地區僵尸產能變相復產,近兩年行業總體產能確有增加跡象,或對明后年市場形成沖擊。
夏季錯峰進行時
河北省水泥行業錯峰生產近日啟動。據水泥人網消息,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復函給河北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稱,已收到河北省建材工業協會《關于懇請支持全省水泥熟料企業實施夏季錯峰生產的函》,主要內容為鼓勵支持協會通過夏季兩次錯峰停窯減少污染物排放、維護水泥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舉措。河北夏季錯峰生產分兩次分別進行,共停窯20天,具體時間為2019年6月25日0點到7月4日24點,2019年8月1日0點到8月10日24點。夏季錯峰生產不抵消2018-2019年度秋冬季錯峰生產期間承擔民生任務的熟料生產線應補齊的秋冬季錯峰生產停窯時間。
進入6月后,多地水泥行業夏季錯峰生產的消息便層出不窮。其中,山東、廣東、浙江、江蘇、河南等水泥大省均在一天內同時停產。山東省6月1日至20日通過主動停窯20天實現化解水泥行業產能和減少污染物排放;河南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明確,全省水泥行業將在6月份停窯1個月;而陜西省則明確,關中地區在夏季(6月1日至8月31日)將對水泥行業實施限產。
此外,由于環保限產,5月31日,唐山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6月份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管控實施方案》,明確管控時間為2019年6月1日至30日。方案針對水泥行業提出,古冶區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允許連續生產15天(生產時間安排在上半月),灤州市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允許連續生產15天(生產時間安排在下半月),其余時段停產。達到《關于建立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深度治理)示范引領制度的通知》要求的企業可以生產。處置污泥的企業按照核定處置污泥的最低負荷生產。
“執行夏季錯峰生產以北方地區省份居多,山東20天錯峰剛結束,河南也快要結束了,山西、河北的錯峰正在進行中。此外,因為環保壓力較大,唐山和邢臺的停窯時間要更長一些,幾乎整個6月份都在停。”卓創水泥分析師王琦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前幾年并沒有夏季錯峰這回事,但這兩年提出夏季錯峰生產的省份越來越多。實際上,夏季錯峰體現了目前水泥行業把錯峰生產從冬季向一年四季的擴展。本來錯峰生產集中在北方采暖區,但現在南方幾乎所有省份都會有錯峰生產的計劃。當然南方地區的錯峰政策相對靈活,一些地區只制定全年總的停窯時間,除冬季錯峰外,其他時段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生產情況決定停窯時間。
中國水泥協會信息中心副主任陳柏林也稱,錯峰生產主要分冬季和夏季,目前夏季正在執行。晉冀魯豫地區近年來執行夏季錯峰較為嚴格,對市場供給形成的抑制還是很明顯的,肯定會帶來供需平衡的偏移。現在市場整體庫存都處于較低水平,容易造成價格的上漲。
低價區現價格上漲
多地上演的夏季錯峰限產潮,是否能再度推漲已經處于高位的水泥價格?
“在內陸一些地區,錯峰生產對于價格的提振實際不明顯,主要還是以穩定價格為目的。例如在實施錯峰生產前,山東地區5月份傳出水泥漲價的消息,但最終落地效果并不好。河南地區5月份曾實現兩輪價格上漲,但到6月份正式實施停窯后,市場價格又落回到漲價之前的狀態,最終實際漲幅在10-20元/噸。目前河南、山東等地P.O42.5散裝水泥送到價在480元/噸,一般超不過500元。”王琦介紹稱,2016年到2018年,國內水泥價格已連漲了三年,去年市場價格已經到了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和去年上半年比,水泥實際價格漲幅較小,而今年上半年價格和去年下半年相比,價格甚至還要低一些。由于今年降雨較多,長江地區水泥價格近期還有回落的跡象。
不過他表示,河南和山東的停窯,對內蒙地區水泥市場帶動較大。內蒙地區原本價格較低,當地產能過剩情況明顯。在近期夏季限產集中實施期,內蒙大量低價孰料向山東、河南流動,使得本地庫存下降較多,對當地水泥、孰料價格都有較大帶動作用。據悉,這一輪限產使得內蒙地區水泥價格上漲約在60-80元/噸,但當地初始價格較低,最低價格近逾200元/噸,漲價過后,市場高價也近剛剛超過300元/噸,低價還在300元/噸以內。
“每次停產,水泥企業都希望能把價格推上去。但價格漲得越高,水泥企業面對的競爭壓力也會增大。”王琦解析稱,因為水泥運輸成本較高,以前水泥的銷售半徑就在200公里內。但是現在如果噸價能漲到400元-500元,內蒙等低價區即使加上200多元/噸的運輸成本,跨省運送也有盈利。
雖然本輪夏季限產未對水泥市場帶來顯著提振,但2019年上半年,水泥行業的盈利情況依然樂觀。數據統計,2019年一季度全國累計水泥產量3.92億噸,同比增長9.4%,主要是華東、中南、西南大部分地區市場需求大幅增長。水泥熟料產量2.75億噸,同比增長11.44%,熟料產能利用率達到52%,比去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P.O42.5散裝水泥市場平均價格為438元/噸(含稅到位價),高于去年同期價格28元/噸。除西北地區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外,其余地區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尤其以京津冀為代表的華北區域同比漲幅最大,達到46元/噸,其次是中南地區,漲幅40元/噸。期內,水泥行業營業收入1798億元,同比增長20.7%;利潤總額246.8億元,同比增長38.8%。
“目前企業的噸盈利的計算比較復雜,錯峰生產對于單一企業的產能利用率會產生影響。去年全年水泥行業的平均噸盈利在六七十元,今年整體情況也類似,在某一個時間點,企業的噸盈利在一二百元也是有可能的。”王琦稱。
全年盈利或與去年持平
2018年,水泥行業總利潤達到1545億元,盈利能力和毛利水平都創出歷史新高。如今2019年過半,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全年行業盈利水平或與去年持平,甚至更優。
“目前水泥價格已經非常高了,有地區水泥價格已經翻番。下半年水泥價格不會超過上半年形成的高點。但今年上半年水泥價格還是從去年下半年的高位延續下來的,因此全年行業利潤情況應該不會太差,整體盈利可能還要比去年好一些。”王琦認為,這兩年水泥下游需求波動不是太大,需求一定的情況下,企業的盈利水平就要看價格。今年全年均價可能比去年還要高一些。
陳柏林也稱,下半年整體行業都在求穩,希望價格不要出現大幅波動,保持較好的盈利水平,這是行業的共識。目前看來今年行業的盈利水平與去年應該相當。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近日,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的公告顯示,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公司將在7月4日和5日,連續召開三個水泥產能置換方案聽證會,分別是廣西合山虎鷹建材有限公司(尖峰)5500t/d項目、廣西魚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日產5500t/d項目、南寧紅獅5000t/d項目。
據數字水泥網統計,截止到2018年底廣西熟料設計產能7837萬噸,廣西前三家主導企業熟料集中度在64%。2019年廣西將有包括融安縣萬德七星水泥、北流市路寶水泥、中國鋁業赤泥三個項目逐步建成,新增熟料年設計產能378萬噸。因此,如果聽證會的三個項目全部建成,廣西熟料設計能力將從7837萬噸增加至8550萬噸,而實際熟料能力接近1億噸。同時,前三家企業集中度也從64%下降至53%,大幅下降11個百分點。因此上述水泥產能置換方案聽證,引起業內廣泛擔憂。市場有聲音認為,廣西大力新增水泥產能項目,且實施跨省產能置換,必將導致該區域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從而對全國水泥市場價格形成影響。
“行業利潤高的時候,肯定要刺激產能增加。廣西雖然是減量置換,但涉及到異地置換,即為了一個項目,從全國搜羅六七個產能置換指標,其中包括很多僵尸產能,這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激活了僵尸產能。”王琦分析稱,近兩年在水泥行業盈利較好的環境下,市場新增的水泥生產線比前期確實增加了不少。據卓創統計,目前國內在建尚未投產的有74條熟料線,前兩年最低的時候只有十幾條。
不過他認為,廣西本地存在產能過剩問題,新增產能集中釋放,可能會對區域內的供需平衡形成影響。但是現在國內水泥價格持續高位還是由于錯峰生產影響導致。所有水泥企業在一個時間區間集中停產,短期內對于市場的供需平衡影響較大。所以對價格的支撐度較強,所以新增產能影響并不明顯。“目前有一個趨勢,一旦市場對于價格高位支撐力度不大,價格有下行壓力的時候,錯峰生產的力度會隨時增大。”他說。
陳柏林接受采訪時也談到,近年來水泥行業之所以盈利情況較好,重要的一點就是新增產能得以遏制。但是一些區域由于本身盈利情況較好,又出現了企業想上線,政府也推動上線的行為。通過跨省置換方式,會帶來包括廣西、云南、福建等區域產能的集中增加,對未來市場形成影響。
不過他也提到,從產能置換到釋放還有一定過程,真正影響要在一年至一年半后。最早明年下半年,上述新增產能才會對市場形成影響。因此今年行業盈利情況并不受影響,整體看明年市場效益水平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記者 趙黎昀)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