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要多“提氣”
李東垣是中醫史上赫赫有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河北正定人,脾胃派的鼻祖,擅于從脾胃入手治病養生。他認為,氣虛的根本在脾胃。脾胃居于人體正中,脾負責升清,胃負責降濁。所謂“升清”,是把水谷之精微往上輸送到肺里,通過“肺朝百脈”,使“水精四布”,滋養全身。所謂“降濁”,則是把糟粕往下輸送到小腸、大腸,最后排出體外。胃能降則脾能升,脾和胃就像杠桿一樣保持著人體升降的平衡。因此,脾胃虛則氣虛,極有可能導致人體升提、支撐功能下降,各組織臟腑得不到中氣的充分升提和支撐,就容易出現下墜,妨礙功能。
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由黃芪、人參、炙甘草、當歸、白術、陳皮、升麻、柴胡所組成,主治脾虛氣陷證。方中,黃芪補中益氣、升陽固表,人參大補元氣,炙甘草、白術補氣健脾,當歸養血和營,陳皮理氣和胃,升麻、柴胡幫助脾胃升提清氣。
李東垣還強調,養好氣除了注重顧護脾胃,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還要注意“省言”。傳統中醫學認為,言語過多會損傷元氣,省言可使氣血和諧,也就能健康長壽。因此,建議大家日常生活中最好做到三個時間“省言”:進食時省言,可避免食物嗆入氣管;睡覺前省言,能盡快入眠,睡眠質量也相對較高;疲憊時省言,有助精力恢復。
根據李東垣補中益氣湯的精髓,結合現代人群普遍存在的問題,這里為大家推薦兩種簡便易行的“提氣”法,也能起到“補中益氣湯”的效果。
1.喝芪精杞參茶。生黃芪30克、黃精15克、枸杞10克、西洋參10克,開水沖泡做代茶飲。此茶尤其適合夏季飲用。
2.做補中益氣操。每日清晨,以肚臍為中心,掌心沿順時針方向輕摩小腹,以微微發熱為度;然后,擦熱手掌,貼緊額中,從上往下按摩至下巴,再沿著兩頰,從側面按摩回額中,以面部微熱為度。此動作循環做5~10次。按摩小腹有助腸胃蠕動,按摩面部可促進津液分泌,兩者都有助脾胃運化。
- 下一篇:期待社會醫院號源納入統一預約緩解“掛號難”
- 上一篇:三招讓虛弱老人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