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夜夜-国产乱人视频-国产成人愉拍精品-亚洲男同志**可播放xnxx|www.waedb.com

歡迎來到中國凈化門戶網! 會員服務| 無圖版| 手機版|
您好,歡迎! 隱身 | 商務中心 | 資金0 | 積分0 | 退出
用戶名:  密 碼:  注冊 忘記密碼?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動態 » 正文

炒鞋月入過萬?鞋販子:大多數每月賺不到3千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9-22  來源: 中新經緯  瀏覽次數:365
核心提示:男孩一面墻,堪比一套房、25歲學生炒鞋月入百萬。近段時間,炒鞋話題引發了關注,圈內流傳的傳奇故事層出不窮。  炒鞋究竟有多
 “男孩一面墻,堪比一套房”、“25歲學生炒鞋月入百萬”。近段時間,“炒鞋”話題引發了關注,圈內流傳的傳奇故事層出不窮。

  “炒鞋”究竟有多火?比如,有的AJ球鞋開售第一天,就有幾百人冒雨排隊搶限量款;有的球鞋剛發售,價格即暴漲十幾倍甚至上百倍。

 

  “炒鞋”是如何興起的?這個“狂熱”的市場究竟如何運作?鞋販子的收入是否真如傳聞所說“月入百萬”?鞋迷又是怎樣看待“炒鞋”的?

  一位玩鞋20多年的資深鞋迷說,球鞋轉售平臺推波助瀾,缺少監管,球鞋市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荒誕和瘋狂。

  一位21歲的鞋販子則認為,圈內賺大錢的是少數,“那些一直投一直賠的人,‘沖’到傾家蕩產的人,每個月只能賺一兩千塊錢的人,才是這個圈子里的大多數”。

  近日,他們分別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講述了他們眼中的“炒鞋”熱和球鞋文化。

  更多人一直炒鞋一直賠

  口述人①:A先生,21歲,大四在讀,鞋販子

  我是初中那會兒開始喜歡球鞋的,但僅限于喜歡。

  很多鞋迷對鞋是有執念,不舍得穿、不舍得賣。我沒有,包括讀高中時逐漸入圈當販子,我更多時候,是沖著掙錢去的。

  對于我來說,它就是一件商品,該穿就穿,價好就賣。

  “我眼里的炒鞋,主要就是壟斷”

  一些網購平臺為什么需要鞋販子來供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能把觸角伸得更遠。全世界都有耐克店,同一雙鞋在中國很暢銷,供不應求,大家愿意加錢買,但在國外就可能沒有人要,價格很低,這時候我們就找買手把鞋從國外收進來,把這中間的差價吃下。

  我有一個朋友專門在巴拿馬倒鞋,前段時間我從他那里買了幾十雙AJ1黑曜石,這鞋在國內售價是四五千左右,他原價從巴拿馬當地Nike店買進,再加價1000元賣給我,到手也才2300元一雙。等這批鞋在海上漂個小半月到我手上,價格就翻了一倍,黃金碼數的鞋子漲價甚至接近兩倍。

  我們把鞋倒來倒去,目的就是以高價賣出,所以這個價格當然是炒得越高越好。我眼里的炒鞋,主要就是壟斷,你把別人買不到的鞋、買不到的碼數全買到了,那這個市場價格基本上有一半概率可以由你自己來定。

  同理,我們也會把國內的鞋倒到國外去。比如去年阿迪達斯和“菲董”聯名的中國限定款,只在亞洲發售,很多國家市面上沒有銷售。所以,我那段時間瘋狂收鞋,而且只收46碼以上,因為國外人普遍腳尺碼比較大,但在亞洲這個碼數的鞋又非常少。

  我記得當時我是原價每雙2099元收購,等我把這批鞋投到國外的時候,就十倍于這個價格了。

  “有人買房買豪車,更多人一直賠”

  當然,有盈就有虧,我最慘的一回,是去年的AJ1黑紫預售接了一筆單子,都到約定日期了,船沒到港還在路上,結果那款鞋價就漲了,最后只能給客戶賠償損失,等鞋到了還得給客戶發貨。當時這一單就賠了我20多萬。

  炒鞋圈里流行一句話:現金為王。有足夠的現金流,你就可以操縱這個市場。

  比如現在網上有一雙標價850元的鞋,你不想讓它漲了,你就可以弄一百雙鞋全部650元賣出去,那很有可能一天之后,它的價格就變成650了。不是說你這一百雙鞋就能直接對球鞋市場產生這么大的沖擊,而是一旦有人大批量地低價售出,很快就會有很多人跟風拋售,鞋的價格自然就降下來了。

  現在網上很火的“沖沖群”其實就是這個意思。據我所知,那些比較厲害的群,一個群200來號人,入群要求是月流水超過300萬,可想而知這些人能對市場產生多么大的影響。

  比如今天這個群里,有一個人要“沖”Airforce one 純白這一款,它現在在一些平臺的標價是850塊,這個人就拿出十萬塊錢,對著一個碼狂拍,拍上一百多雙,群里就會有人開始跟風,一晚上這個群里就拍了一兩百萬(元)。

  第二天有貨的人一看,這么多人買,那任誰都會想,我是不是該把價格抬上去;然后價格一抬高,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或者群跟風去拍。可能過一兩天,這款鞋就溢價到1450了。

  但是,整個過程其實沒有固定的投入公式或者比例。比如這個鞋的發售量是多少,我拍多少雙能夠在市場上引起跟風潮流,漲幅會有多大,全部都是模糊的。

  換句話說,“沖”完了,一天之后,這個鞋有可能會溢價,但也很有可能紋絲不動,“沖”不“沖”全靠個人判斷,結果也是個人自負盈虧,收益大風險也大。

  有個哥們“沖”了三個月,賺了一輛帕拉梅拉4S,一個勞力士迪通拿,還在武漢買一套房。但是縱觀整個球鞋市場,真的賺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的人最多也就占1%到3%,能夠維持月入4萬5萬的人恐怕10%都不到。而那些一直投一直賠的人,“沖”到傾家蕩產的人,每個月只能賺一兩千塊錢的人,才是這個圈子里的大多數。

  “受傷的永遠是鞋迷”

  今年球鞋市場的火熱,我覺得跟資本涌入是有很大關系的。

  比如說Nice APP,可以只購買球鞋的所有權,不用實物交易。這就跟資產證券化是一個道理。

  炒鞋這事,有錢確實是很大一方面,但真正成功的人,都是那些握有大量資金的同時還對市場有足夠了解和分析的人。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人“碰”哪一款鞋,都是跟著圈里的“球鞋事件”走的。比如Nike、Adidas這些品牌商新發售一雙限量款,新宣布一個聯名合作,都會瞬間點燃球鞋市場。稀有限定的球鞋更容易受到追捧,無需投入太多資金去炒作,它的價格也會漲得很快。

  同時,鞋圈里的“大佬們”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也會迅速影響球鞋價格。比如說倫納德和AJ1有一個電鍍銀的合作鞋款,最開始才4000元,去年7月他和AJ解約之后,這個鞋就一路瘋漲,瞬間就漲1萬元,現在的價格都已經2萬多元了,甚至部分碼數已經飆到了3萬元。

  我也曾搭上過這樣的東風。2018年AJ和CLOT聯名的那雙白絲綢剛發售的時候,我入手了12雙。去年沒怎么漲,今年CLOT跟AJ合作的第二雙鞋AJ13兵馬俑出了,聯名系列的第二代一出,一代的白絲綢就跟著水漲船高,然后CLOT老板(陳冠希)前幾個月被記者偷拍鬧得挺大,就因為這個事件的熱度,把這雙的鞋價又帶上去了。就這樣,這個白絲綢雖然我只有12雙,也賺了一萬多塊錢。

  這就像股票市場,資本都是理性的,什么賺錢它往哪兒涌。

  那些大的資本對市場的了解和分析很透徹,消息和資源也是第一手的,他們把散戶們煽動起來跟風,讓散戶們以為很懂,以為自己能賺錢,結果最后都變成了被高點套現的“韭菜”。

  話再說回來,只要鞋子開始炒,受傷的永遠是鞋迷。有的人不在乎錢,他們在乎的無非是自己能不能穿上一雙好看的鞋。但對那些真正喜歡鞋的人來說,如果出來一雙炒高一雙,哪有不傷心的。

  玩鞋二十多年,最近最大的體會就是心累

  口述人②:網名zettaranc,36歲,金融行業從業者,資深鞋迷,B站《Z說球鞋》創辦人

  20多年前,我開始接觸球鞋和sneaker(球鞋)文化。至今為止,我收集了700多雙球鞋。對我這種玩了20多年鞋的人來說,球鞋市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荒誕和瘋狂。

  我目前在金融行業工作,做股票有10多年了。本來買鞋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但最近就是心累,特別累。

  現在整個行業的風氣讓人非常不舒服,為什么球鞋市場和股市一個味兒了?想買的鞋不加價根本買不到,就算加價買到手之后還得去反復鑒定,生怕買到假鞋。

  “Sneaker文化變成了炒作投機”

  Sneaker的原意是膠底鞋,后來意義逐漸擴大,引申為球鞋,球鞋文化最早誕生于美國。我是初中時開始接觸球鞋,主要是因為打籃球、看NBA。

  實際上,Sneaker文化之一就是收藏加交易,因為原本圈子很小,所以并不被大家關注。最早炒鞋就是,大家排隊買耐克的限量鞋款,買到的人把鞋加價后賣給沒有買到的,非常簡單。

  一直到2015年以前,買鞋都是很容易的,專賣店都會有,而且新款頂級球鞋過季都會打折。就算國內不好買,FootLocker、Eastbay、FinishLine(國外網購平臺)上也都很好買,原價也比國內定價低,過季都有很高的折扣。

  限量款球鞋原價都是固定的,就算限量發售,二級市場的價格也不會特別離譜,加價幾百塊、一千塊到頭了。主要那會兒都是在圈子內炒作,還沒有擴圈。

  近年來,整個球鞋市場在逐漸變大,這個趨勢與宏觀經濟狀況和品牌商的營銷是有直接關系的。品牌商不斷推出人氣產品,消費者的需求也在逐漸增高,在這個背景下,逐漸誕生了一些新的服務商或者服務機構。

  2016年1月,美國球鞋鑒定、轉售平臺誕生開始,球鞋二級市場價格就開始升溫,出現了廣泛的炒作。球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代言球星和市場存量上,特別是這雙鞋是否有和自己相關的故事。起初只是一個Sneaker文化圈,慢慢變成球鞋交易圈,現在演變成了全民參與的炒作投機圈。

  這里面的邏輯是,互聯網球鞋轉賣平臺的建立,為球鞋二級市場創造了行情與交易的通道,整合供給與需求兩端。隨著品牌商不斷大量投放新的限量鞋款,造成供需兩旺,從而吸引來了資本市場的關注與支持。炒鞋的火越燒越旺,球鞋交易平臺的成交額連續快速提高,球鞋價格連續快速飆升,整個市場參與者越來越多,甚至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到去年底的時候,市場開始變得有些瘋狂,不管是原本大的鞋店、大的鞋販,還是小的鞋販、鞋迷,都開始參與炒鞋。

  我從不參與炒鞋,因為費時費力沒必要,也賺不到什么錢。炒鞋門檻和炒房一樣低,花錢買進就可以了。不是所有球鞋都被炒,真正被炒高的鞋款是鳳毛麟角的,金字塔尖而已。

  參與炒鞋的群體并不神秘,他們多為年輕人,特別是學生群體。因為他們本身就喜歡球鞋,又能看到賺錢效應,很自然就會干起來。但真正的大賣家,還都是以前一直就干這行的,遇到了風口,做大了。

  據我所知,鞋販子很少有賺錢的,收入并不穩定,很難做到月入百萬。有很多全職甚至輟學做鞋販的人,很多都賠錢了。

  “球鞋轉售平臺推波助瀾,市場缺少監管”

  無論股票還是球鞋,都可以當成一種炒作符號,會根據市場供需關系和概念,產生巨大的價格波動。不同之處在于,股票有強監管,球鞋市場沒有。而且這個市場是完全由品牌商主導,球鞋轉售平臺推波助瀾的。

  在整個球鞋市場中,品牌商處于統治地位,有著上帝視角,壟斷鞋款資源、決定發售價格、發售量、發售時間、是否補貨。品牌商會故意限量或者分批多次小量發售某款鞋,制造供不應求的炒作行情。

  品牌商發售量極小、市場需求極大的鞋,很容易被炒到天價。

  任何一雙鞋,不管故事性多強、話題性多大,只要發售量足夠大,價格就不可能被炒起來。比如去年某品牌一鞋款足夠經典,但是全球發售了130萬雙,所以價格也就是維持在原價附近。但如果要是只發售10萬雙,那現在估計價格至少是原價的2-3倍。所以我一直在強調,炒鞋的源頭就是品牌商。

  在球鞋市場中,轉賣平臺承擔著鼓吹者的角色。如果從股市角度來看待當前的球鞋市場,這類平臺就類似于券商,是品牌商和買家之間的中間商。目前,這類球鞋市場中間商的盈利模式和費率,對當前球鞋市場帶來的傷害是致命的。

  以某轉賣平臺APP為例,如果賣家想賣一雙原價1000元的鞋,而且就打算按照原價賣,那賣家首先需要先轉賣平臺支付9.5%的服務費,再繳納運費約30元,共多出約125元成本,球鞋標價無形中就變成了1125元。買家如果下單,又需繳納約23元運費,這雙鞋的價格就變成了1148元,買家的購買成本無形中增加了鞋價的13%。

  也就是說,如果球鞋差價大,可能賺得多的還是賣家,但是只有上漲超出13%的時候,賣家才有可能賺得比轉賣平臺多,否則都不賺錢,甚至賠錢。這就形成了一個“買家多花錢,賣家不賺錢,中間商爆賺差價”的盈利模式,轉賣平臺非常輕松地從每一筆交易中賺走9.5%的服務費,這接近一折的費率就是買家多花的錢。

  在品牌商、轉賣平臺和買家三者的關系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不承擔任何交易風險、踏踏實實賺取傭金的交易平臺,而最受傷的是真實的買家。

  買家又分為炒作買家和真實買家,炒作買家通過關系和資源,具備割韭菜的條件。只有真正的鞋迷是最慘的,最后必將成為“接盤俠”。

  當前炒鞋市場是非常不理性的,其中存在很多高風險因素。比如很多平臺的炒作工具是否合法?有平臺賣家參與對倒交易是否合法?平臺賺走了大量無風險傭金的同時,是誰在監管他們?同時,品牌商故意制造的供不應求的發售方式,這些人為因素都會制造很高的球鞋交易溢價。

  不明真相的消費者,特別是沒有社會經驗的年輕人,看到似乎能賺大錢,就往里沖。但最終他們會發現,大部分利潤都讓中間商賺走了,而留下的風險,都將由消費者來承擔。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2012-2013 成都智能環保網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成都威德隆智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蜀ICP備18006642號-1 | 流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