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改善生態環境巧用力
“以前,這片區域工業企業林立,不僅有德州最大的化工企業和最大的電廠,還有幾個垃圾發電廠和危險廢物處理企業,距離周邊村莊較近,對村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尤其到秋冬季,北風帶來的揚塵、污染顆粒,直接影響運河開發區,進而影響到德州市主城區。”德州市運河經濟開發區農村辦公室主任劉懷東告訴記者。
大運河生態林場的建設,正是德州不斷加強生態修復和污染防治、全面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德州市委、市政府規劃實施“兩帶三區”戰略,投資約106億元實施64個生態修復項目,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高位推動 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
德州市委、市政府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全市重點工作,經常性研究生態環境議題,在全市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人大政協監督支持、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積極參與的工作大格局。
“今年上半年,德州市對全市生態環境委員會進行調整,建立書記、市長‘雙主任’制,下設14個專業委員會及辦公室。各專業委員會實行一項攻堅任務、一位市級領導、一個工作專班、一張任務清單‘四個一’工作機制,構建起生態環境委全面統籌推進、專業委員會及成員單位分線督促指導、縣市區執行落實、生態環境委辦公室綜合協調督辦的組織體系。”德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趙華介紹。
在高位推動污染防治的同時,德州市先后出臺《德州市大氣污染防治管理規定》《德州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其中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德州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是國家賦予設區市地方立法權以來,山東省內地級市制定的首部關于揚塵污染防治專業性法規。
德州市還修訂完善考核辦法,建立環境質量通報排名、明察暗訪、問題受理轉交督辦、環境質量改善績效評價等制度。從考核內容、形式、方式方法等方面進行統籌優化,充分發揮考核評價杠桿作用,提高正向激勵的導向性和落實綠色發展的主動性。
靶向治污 鞏固提升治理成果
為打好治污攻堅戰,德州強化科技支撐,堅持靶向發力,精準治污,不斷鞏固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成果。
2017年9月,國家啟動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德州牢牢抓住這一機遇推動精準治霾,依托“一市一策”課題組研究成果,深入開展源解析、源清單調查,強化基礎研究、研判分析、成果運用和方案執行,實現治霾減排由感性到理性、定性到定量、粗放到精細的深刻變革。同時,帶動全市環保技術力量、研究水平明顯提升。在國家2017-2018年度“一市一策”跟蹤研究考核結果中為優秀,得分居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首位。
德州市縣兩級財政先后投入兩億元,建設了空氣質量監測超級站、顆粒物源解析實驗室、預警預報平臺。建設完成55處河流水質自動站、30處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設立了移動源污染防治中心,新建10套機動車遙感監測設備,實現機動車尾氣監測自動化。今年又布局101個鄉鎮空氣站,實現監測網絡鎮街全覆蓋。
在德州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記者看到3D激光風廓線雷達、有機物化學組分分析系統、在線離子色譜分析儀等設備儀器在有條不紊地運轉著。“我們這個空氣質量監測超級站,已實現對影響空氣質量的100多種污染物進行監測,而普通監測站只能對6種污染物進行監測。”德州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左敬友告訴記者。
摸清污染來源后,德州市瞄準揚塵治理、大企業污染減排、機動車污染管控、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和壓煤減煤五大重點領域精準發力。自今年3月以來,全市PM2.5濃度持續改善,7月份同比改善14.7%,改善幅度居全省首位。
聚焦基層 推行“一線工作法”
在深入推進污染治理的同時,德州堅持基層導向,積極推行“一線工作法”,做到情況了解在一線、問題發現在一線、辦法研究在一線、矛盾解決在一線。
圍繞基層治污技術、執法力量、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德州深入開展生態環境政策法規巡回宣講培訓、全員執法大練兵、科技治污進基層活動。今年以來,全市累計培訓基層人員3000余人次,全員執法比例達到60%以上,科學治污覆蓋面達到80%以上。
趙華告訴記者:“我們在平常的環境監管中堅持跟蹤服務,通過召開座談會、現場會等方式,宣傳生態環境法律法規,了解企業在環評、治污能力建設、污染物監測、超低排放改造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及時提供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幫助企業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以前,我們的儲煤場是露天的,遇到有風的天氣,煤堆表面的煤灰會到處飄散。雖然安裝了防風抑塵網和霧炮進行降塵,但效果不是很好。后來我們在生態環境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借鑒其他企業經驗,投資1.66億元對煤場進行改造,建設全封閉煤棚。改造完成后,將實現煤塵零污染,有效改善周邊空氣環境,同時減少煤炭的風損、雨損,具有良好的環保、經濟和社會效益。”德州華能電廠生產廠長路武說,“煤場封閉改造完成后,我們將依托這一項目打造煤場揚塵防治示范企業。”
在德州市,像華能德州電廠這樣,借力生態環境部門的幫助,主動尋求先進治污技術,把污染問題解決在源頭的企業還有很多。
在景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企業自2017年開始,先后投資3500萬元用于噴漆生產線廢氣治理設施升級改造,實現治污技術“三級跳”,改造后揮發性有機物處理率達到95%以上,成為治污亮點企業。
除了幫助企業破解治污難題,德州市還通過簡政放權、精簡環節、流程再造、改進服務等措施,進一步提升行政審批效能。累計取消建設項目試生產審批、危化品管理登記證核發等6個審批事項。將19類市級審批權限下放屬地主管部門。壓縮審批時限,環評報告書由60日壓縮至10日,報告表由30日壓縮至5日。累計完成2.7萬個建設項目環評登記表網上備案,實現企業“零跑腿”。(作者 周雁凌 王文碩 趙晶)
- 下一篇:以開放引領發展 成都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 上一篇:鄭州確保污染源普查數據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