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要“補”還要“攻”
發布日期:2019-10-13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瀏覽次數:212
核心提示:補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惡。這是張從正在其著作《儒門事親》中寫的一句話。古代金元時期,中醫界十分盛行補益之風,無論什么病證,
“補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惡。”這是張從正在其著作《儒門事親》中寫的一句話。古代金元時期,中醫界十分盛行補益之風,無論什么病證,醫生都喜歡使用補法治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養生保健,“喜補”現象依然存在。如今,仍有很多人認為養生就是服用補品、保健品,殊不知,一味地補,不僅違背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還造成了很多疾病的誤治。
張從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攻邪派”的創始人。他治病反對一味用補,提出“治病當論藥攻,養生當以食補”的原則,善于使用“汗”“吐”“下”等攻法逼出體內邪氣。“攻法”雖然不似“補法”一樣為大家所熟悉,但事實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會用到這些方法。例如,感受了風寒,很多人會喝點姜絲紅糖水,為的就是發發汗,好得快些;如果吃多了食物,消化不了,吐出來很快就好了;如果吃壞了肚子,或者受了寒氣,會腹瀉,這也是身體在自我保護,有助于邪氣排出。張從正強調,如果“邪氣”未除,盲目濫補,反而使正氣受損,病情加重。這對于今天有的人以“補”養生的做法,是一個很好的警示。
當然,張從正也不是一概排斥“用補”,他認為只有在“純虛無實”的情況下可以“補”,并要把“補”和“治”結合起來,治中有補,補中有治,最重要的是應當重視食補。比如痔瘡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菜羹或菠菜等具有通利腸胃作用的蔬菜;脾胃有熱、口渴咽干、大便秘結的患者,可以適當食用西瓜、梨等水果;健康人群,平時飲食中可適當加入山萸肉、五味子、茯苓等藥食兩用的食物,達到養生的效果。
中醫認為,人體胃氣的盛衰,直接影響食補的效果。保護胃氣,使水谷得以消化,人的正氣就能夠恢復。結合張從正《儒門事親》中使用的“無比山藥丸”一方,這里給大家介紹一款具有養生作用的補氣健脾粥,日常不妨常吃一吃。取淮山藥150克、蓮子肉10克,洗凈切塊備用;粳米150克,淘洗干凈;先用粳米、蓮子煮粥,半熟時放入山藥塊,粥熟放溫即可食用
- 下一篇:腎為人的先天之本!八項黃金準則防腎病
- 上一篇:豆腐替肉能長壽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