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孩子們都有一雙明亮清晰的眼睛
吳志鴻指出,近距離用眼過度、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等不良用眼習慣,是導致兒童青少年近視高發的主要因素,《指南》特別強調了每天兩小時的戶外運動對近視的防控作用。吳志鴻建議,要科學合理矯正近視眼,目前有角膜塑形鏡片、每日使用低劑量阿托品、角膜塑形術、雙眼合像法等多種矯正方法,不能一味依賴近視眼鏡。此外,家長要每半年帶孩子做一次視力篩查,教育兒童青少年注意用眼衛生、飲食均衡營養、保證充足戶外活動,培養建立愛眼護眼的良好習慣,樹立“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的自覺意識。
據2018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計,我國近視患病人數超過4.5億人,居世界首位;兒童青少年近視檢出率高達40%~72%,近視防控問題已日益嚴峻。最近,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對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提高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技術能力,有了更科學規范的指導。為此,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專訪了解放軍第三醫學中心眼科主任醫師吳志鴻,就青少年如何防控近視等相關問題答疑解惑。
兒童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高,近距離用眼過度是主因
吳志鴻說,用眼不當是當前青少年近視的主要因素。他介紹,近視的成因很復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一是遺傳因素,絕大多數近視是在遺傳的基礎上受環境影響而發生的。只有少數先天性近視主要由遺傳因素決定,這類近視人數較少,約占近視總人數的5%,近視度數往往很高。高度近視常染色體會隱性遺傳,若父母均為高度近視者,其子女100%為高度近視;帶有致病基因而不表現為患病的稱為雜合子,與高度近視病人婚配的子女有50%的可能發生高度近視;兩個雜合子婚配的子女發生高度近視的可能性為25%.
二是環境因素,主要是近距離用眼過度等不良用眼習慣所引起的。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會使睫狀肌發生痙攣,喪失了正常靈活性,視遠時不能充分松弛,即形成了假性近視。如果長期發展下去,眼外肌對眼球的壓迫和眼內壓力的改變使眼軸變長成為真性近視。導致近距離用眼的外因常為照明不足、亮度對比不好和讀寫習慣不良等,為了看清字體都要把書本拿近。看近必然引起近反射,其中過度調節可成為假性近視;過度集合時,眼外肌對眼球的壓迫又有可能導致真性近視。故長期看近,是形成近視的主要原因。
三是飲食因素,飲食結構的不合理可誘發近視。青少年在發育過程中,營養缺乏或偏食都可使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入不足,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的缺乏也是形成近視的誘發因素。
吳志鴻認為,盡管近視眼成因復雜多樣,但是大部分兒童青少年近視,要么是看電子產品過度,要么就是用眼不當,或者視力疲勞導致。與上述情況相對應的,就是兒童、青少年靜態活動時間越來越長,睡眠時間越來越少,日間戶外活動時間也越來越少。
吳志鴻表示,近視發病率增高也與現代生活方式的變化密切相關。比如,學生的學習時間延長了,學業負擔增加了,這導致近距離用眼量的增加;另外,電子產品、電子媒介的快速普及,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也都容易使眼睛疲勞。
近視需要科學合理矯正,不能一味依賴眼鏡
近視矯正有很多方法,為什么兒童青少年近視現象還逐年攀升呢?吳志鴻說,很多家長為圖省事選擇配一副眼鏡,使孩子遠視力提高到0.8~1.0,但大多數時間孩子仍然在看近,導致度數進一步快速加深,不得不配更高度數的眼鏡,走上了一條惡性循環的道路。
吳志鴻表示,《指南》從近視防控基本知識、近視防控適宜技術等幾個方面都做了很好詮釋,讓每個人對近視眼都有了更深理解,一旦孩子患上近視,就不會只一味依賴近視眼鏡,而是進行更合理規范的矯正。
吳志鴻認為,目前矯正近視眼的方法有很多,有配戴框架眼鏡和角膜塑形鏡片、每日使用低劑量阿托品(0.01%)、角膜塑形術等,均可有效減緩青少年的近視進展。
另外,我國屈光學泰斗徐廣第教授提出的雙眼合像法防治近視,也是目前國內眼科學界普遍認可的最先進防治近視的方法。根據視覺生理的理論,雙眼合像法用近處的合像視標模擬看遠,可以在近環境中防治近視,不僅可使假性近視的遠視力提高,而且眼調節確實放松,其放松的過程與看遠和遠霧視法基本相同,與用阿托品后放松調節的度數相比可達76%。
用雙眼合像法,有在近環境中治療假性近視和預防近視發生的作用。這種治療形式比較活潑,主要是通過“看電視、治近視”的治療形式,讓使用者在視頻往復引導下,在近距離模擬視遠環境,有效調節眼部睫狀肌、眼內外肌的聯合運動,逐步恢復睫狀肌、眼內外肌的彈性和眼部的視神經功能、屈光系統功能,從而使平行光線能清晰地在視網膜上成像,用于近視的防治和廢用性弱視的治療。該形式具備學習、治療、娛樂三大特點,最關鍵的是學生能夠堅持使用。
吳志鴻強調,一旦變成了真近視眼,就沒有絕對的醫療方法能夠讓近視痊愈,只能是緩解近視,或者不再加深近視度數,所以防控近視眼很重要。
戶外運動一天需保證兩小時,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
吳志鴻說,《指南》中對防控近視適宜技術有了明確規定, 其中把“增加日間戶外活動”作為推薦技術。強調校內校外的日間戶外活動要達到兩個小時,校內校外各一個小時。吳志鴻指出,戶外運動對防控近視尤其重要,要強化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多項隨機對照干預實驗已證明,戶外活動對近視的發生和進展起到保護作用,即使在走廊和樹蔭下,也有很好的近視防控作用。
除了保障每日戶外活動要達到兩個小時,培養健康用眼行為也很重要。《指南》中提到:個體、家庭和學校應當積極培養“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主動學習掌握眼健康知識和技能;父母和監護人要了解科學用眼、護眼知識,以身作則,強化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培養和督促兒童青少年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使其建立愛眼護眼行為。
吳志鴻認為,講衛生要從日常生活中堅持,兒童青少年都要有自己的專用臉盆和毛巾,勤洗手,千萬不要用臟手揉眼睛。如果眼睛不舒服,先把手洗干凈,然后閉上眼睛,輕輕按一按。有異物時,也不要用手揉眼睛,應先閉上眼睛,等到眼淚大量流出時,再睜開眼睛眨幾下,多數情況下,淚水會將異物沖洗出來。
此外,吳志鴻強調,家長要定期帶孩子做視力篩查,建議兒童青少年每半年都做一次篩查,及時監測視力,如有變化,應該及時科學合理地矯正。在飲食方面,要保證全面營養,不要讓孩子過分偏食,要營養均衡,少吃甜食。
吳志鴻說,《指南》的出臺對防控近視具有非常重要影響,培養兒童青少年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使其建立愛眼護眼行為,是一件需長期系統堅持的事情。只有做好預防,合理控制,才能擁有更好的視覺質量,愿每一位兒童青少年都能有一雙明亮清晰的眼睛
- 下一篇:實事求是地處理未成年人嚴重犯罪問題
- 上一篇:國學大師錢穆的養生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