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11年,在消費升級中成長
今年是“雙11”的第11個年頭,從衣食住行到精神消費、服務消費品,消費者的購物車,如同微型錄像機,記錄了居民消費的變化,也濃縮了時代的變遷。 |
隨著秒針指向北京時間11月11日零時零分,“雙11”消費盛宴掀起狂歡。今年“雙11”,天貓全天成交額超2684億元人民幣(下同),京東累計下單金額超2044億元,各個電商平臺成交額屢創新高。
今年是“雙11”促銷活動的第11個年頭。自2009年“雙11”誕生,它逐漸從一個普通日期成長為一個消費符號,見證著中國消費水平的持續旺盛,消費能力的不斷升級,也見證著中國消費市場不斷創新、包容、開放。
“購物車”大變化
“掃地機器人”“微波爐”“電飯煲”……今年“雙11”,北京市民張女士早早把這些物品加入一個電商平臺的購物車。11月11日零時零分剛到,她迅速下單,一口氣花費了1萬多元。
11年前,張女士首次參加“雙11”促銷,由于好奇、便宜,她買了一大箱衛生紙。這11年,她在“雙11”期間買下的物品從洗衣液、消毒液,發展到生鮮、沙發、電視、空氣凈化器、凈水器等各個品類。
張女士購買物品的變化,是中國多數消費者手中“購物車”演變的一個縮影。天貓、淘寶統計數據顯示,這11年“雙11”期間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包括:服飾、數碼產品、家庭裝修、旅游產品、健康類產品、智能設備、海淘產品、汽車、食品、“新國貨”等等。
11年來,“雙11”參與度大幅提升。2009年,淘寶平臺僅有27個品牌的產品上線,且多為服飾。今年“雙11”,僅在天貓平臺上,就有超過100萬款新品首發。參與地域從城市擴展到鄉村,從中國火到全世界。今年“雙11”當天,僅淘寶手機客戶端就有超過5億人參與天貓“雙11”活動,選擇在此期間首發的國際品牌更是大幅增加。
購物載體也在變化。“雙11”出現之初,電腦是網購主要平臺,當時許多人擔心電腦支付的安全性。2016年,超過八成的用戶使用手機、平板電腦下單。如今,移動下單已成標配。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傅蔚岡表示,11年來,“雙11”見證了中國消費者從傳統消費轉向新興消費,從商品消費轉向服務消費,消費需求逐步由模仿型、同質化、單一化向差異化、個性化、多元化升級的過程。這充分說明數字經濟在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多的用戶和商家參與到數字經濟潮流中。
支撐體系更穩固
“以前‘雙11’買的東西,‘雙12’還沒到,今年沒想到這么快。”11月11日8時30分,剛準備出門上班的浙江杭州市民徐女士在手機上收到一條物流信息,顯示她在11日零時下單的羽絨服準備發貨。半小時后,她再次收到信息,羽絨服已被家人簽收,此時離她下單約9小時。
中國主要快遞公司在今年“雙11”前夕宣布,從11月11日零時起,“長三角26個城市”互發的“雙11”旺季快件,一經攬收,72小時內必須送達,否則將按規則給消費者賠付。這是中國快遞公司首次對“雙11”旺季的配送效率做出公開承諾。
快遞物流行業配送效率提升背后,是科技創新的不斷助力。今年“雙11”期間,在電商云集華中智能倉庫里,80余臺智能化倉儲機器人依靠二維碼視覺與慣性導航系統,自如地穿行在倉庫中工作,比人工揀選效率提升兩倍。從“雙11”開始之初單純依靠“人海戰術”,到如今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廣泛應用,物流業早已“鳥槍換炮”。
支付、電商平臺系統同樣大幅升級。“雙11”之初,各電商平臺經常被海量消費訂單“擠爆”。如今,隨著阿里巴巴自主研發的飛天云操作系統、支付寶自主研發的分布式數據庫、蘇寧公布的“區塊鏈溯源”防偽技術等新技術不斷應用,消費者有了最直觀的購物體驗——下單、支付輕松自如。
上海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鐘鴻鈞表示,大量訂單和流量洪峰背后體現的是高度復雜又協調的操作系統,“雙11”電商大促展現的電商、支付、物流、云計算等多產業支撐體系的交叉融合和協同發展,已成為中國數字經濟引領發展的基礎。
消費觀念更理性
“一頓操作猛如虎,紅包領了兩毛五。”每年“雙11”期間,促銷活動都花樣百出。今年“雙11”,領券、滿減、秒殺、預售等促銷活動同樣讓人目不暇接,復雜的優惠規則遭到越來越多消費者吐槽,不少價格敏感度低的消費者表示已經厭倦這種游戲。
越來越多消費者變得理性,復雜的促銷規則只是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人們不再隨大流、圖便宜,而是更注重商品質量,滿足個性化需求、提高生活品質。
“和往年相比,今年‘雙11’優惠力度不大,我沒買什么大件。”北京市民劉先生以前自稱“剁手黨”一員。每到“雙11”期間,總會買一堆物品,但很多并非急需。多年參與“雙11”的他,如今消費觀也在變化:“家里必須更換的,品質好的我才會下單。”
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不斷加強,以節能家電、綠色商品、閑置交易為代表的綠色消費也在走紅。今年“雙11”前夕,天貓推出電器、數碼產品“以舊換新”專場置換活動,手機、電腦等80多個品類、覆蓋260多個品牌的4萬種商品都可換新,以減少各個家庭閑置資源浪費。“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發的海水稻等“袁米”,已累計在天貓售出55萬公斤,相當于支持110萬平方米鹽堿地改良。
專家認為,隨著消費者消費理念、消費方式和消費品質升級,新經濟、新需求、新消費正逐漸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正在重新定義中國商業消費邏輯。
- 下一篇:國資委設定風險防控新“負面清單”
- 上一篇:我國油茶產業產值逾千億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
- “百億”夢碎后,洽洽食品如何走出增長困局?
- 深入理解多重共線性: 基本原理、影響、檢驗與修正策略
- 啤酒、白酒賽道競爭加劇,華潤啤酒難尋第二增長曲線
- 國家稅務總局:1-9月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減稅降費退稅超2萬億元
- 不用開股票賬戶!A500指數ETF聯接基金助力場外一鍵布局A股核心!
- A股回購熱潮繼續,A500ETF(159339)翻紅,四川長虹、聞泰科技漲停丨ETF觀察
- 風電混塔滲透率今年將達60%,整機商或成行業主導
- 中鹽集團成員企業,復合肥龍頭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美股漲勢擴大至非科技股,但財報季將有不同答案?
- 蘭州銀行前三季度“增利不增收”,資產質量又現波動,不良率增至1.83%達三年來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