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面向中小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實施的學科類校外線上培訓活動,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王鵬作(新華社發)
近年來,在線教育行業迅速發展,在線學習逐漸獲得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在線教育是教育服務的重要趨勢,正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教授說。據預測,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4330億元。然而,在線課程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也頻頻曝出。為促進在線教育健康規范發展,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在線教育首次迎來了新“風口”。
為在線教育注入新動力
從去年起,政府鼓勵在線教育發展的同時,也在不斷引導規范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秩序。
2018年11月,教育部下發《關于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規定線上培訓機構必須公示教師的姓名、照片、教師資格證號以及外籍培訓人員的相關信息;今年7月,教育部等印發《關于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要求線上培訓機構公示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及退費辦法,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60課時或3個月的費用;緊接著,教育部等發布《關于引導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教育App備案并建立黑名單制度。
從這一系列政策中不難看出,國家越來越重視在線教育,尤其是最新頒布的《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將在線教育定位為“教育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要擴大優質在線教育資源供給,具體包括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在線教育機構,推動學校加大在線教育資源的研發和共享力度等,這對在線教育行業來說無疑是增強了發展的新動力。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教授接受采訪時表示,《指導意見》對促進在線教育的積極、健康發展有很大意義。
從今年“兩會”首次將“互聯網+教育”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到《指導意見》中提出兩大目標,為在線教育確定方向:到2020年,在線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大幅提升;到2022年,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初步構建。“這意味著國家開始實施全面、有質量、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國民教育,終身教育、全面教育由此有了實質意義上的可能。”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龍寶新教授說。
“線上線下融合”是關鍵
近年來,中國在線教育發展迅猛。據預測,今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
“在線教育可以突破時間空間的障礙,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李立國表示,在線教育可以成為傳統教育的有益補充,讓學生和老師在多種場景中開展學習和教學。
去年12月,《中國青年報》關于“一塊屏幕改變邊遠地區教育現狀,十幾年來共有88人考上清華北大”的報道,引起了廣泛討論。龍寶新認為,健康的在線教育是緩解國家教育資源不均衡、優質教育資源稀缺、教育資源流通不暢等問題的一個良方,有助于不發達地區、偏遠地區享有同樣優質的國民教育。
近日,華為、騰訊、阿里等15家企業發起智慧教育聯合倡議,攜手促進教育公平均衡發展,將為教育信息化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共同推進中國在線教育發展建設。
“在線只是形式,教育才是靈魂。”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曾表示,在線教育發展中存在“重資源建設,輕資源使用”以及教師使用在線教育資源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只重建設不重使用,其結果就是耗費大量人力財力開發的在線資源被閑置,變成了‘空中樓閣’。”
“教師應該轉變觀念,在上課中有意識地使用優質的在線教育資源,這需要一個過程。線上線下互相補充、融合,才能讓在線教育的優勢得到發揮。”李立國說。
教育是個“慢”行業
“在線教育既需要發展,也需要監管!在線教育應把質量放在第一位,當前存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現象,因此在線教育產業結構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李立國表示。
“真正優質的在線教育會脫穎而出。”龍寶新說,在國家進一步完善和加強政策法規的推動下,在線教育走向“重新洗牌的冷靜調整期”,注重師資、課程和品牌的頭部企業容易突出重圍,贏得市場和資本的青睞。今年以來,新東方在線、跟誰學、網易有道先后上市,噠噠英語、掌門一對一、作業盒子、VIPKID等也宣布完成融資。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多數在線教育企業難以盈利。“教育是一個‘慢’行業,在線教育要想短期內獲利不現實。前期需要在人力、產品、技術、營銷等方面持續投入,在線教育的盈利周期長、見效慢,但盈利空間大、回報穩定。”李立國坦言。
“慕課是一條成功的探索道路,在線教育取酬方式應該放在附加利潤,如廣告費、資料費方面,直接學習費用應該降低,確保大規模受眾獲利。”龍寶新表示。據悉,截至今年8月底,中國慕課已有1.5萬門課程,學習人數達2.7億人次,當前的課程數量和應用規模居世界前列。
回歸初心,育人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靈魂,是教育的本質要求和價值訴求。在線教育輸出的不僅是知識和服務,更重要的是對教育本質所秉承的態度和理念,后者決定了教育機構走向何方、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