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發揮一江好水優勢助推高質量發展
提到十堰這座城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北方的大水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這個特殊身份。由于“先建廠后建市,先生產后生活,先建設后規劃”,十堰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態治理基礎先天不足。為切實承擔起“北方水井守井人”這個角色,十堰在治理水環境方面攻堅克難,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在此基礎上,發揮一江好水優勢,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讓十堰人民享受到優美生態環境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十堰市黨委政府的執政所向。十堰牢固樹立“生態立市”戰略,經過多年努力,2018年成功榮獲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今年又編制了“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方案,努力把“施工圖”變成“效果圖”,探索走出一條中西部地區、生態敏感區域、老工業基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不走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十堰沒有活路”。
“如果這一江清水不能保證,生態環境不能保證,十堰就沒有發展資格。不抓環境保護,不走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十堰沒有活路。”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十堰市委書記張維國為城市發展定了調,他們也在用實際行動詮釋這一理念。
生態環境部日前通報的2019年1-9月全國水環境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中提到,“湖北十堰市的兩個斷面已有很大程度的改善,泗河口斷面從6月份以來水質類別連續穩定在Ⅲ-Ⅳ類;神定河口斷面9月份水質也已改善為Ⅴ類。”至此,十堰的國控斷面“消劣”任務初戰告捷。
水環境的治理,沒有捷徑可走。為確保清水入庫,2012年,十堰開始探索實施“河長制”,由市政府領導擔任“河長”,全力治理5條不達標入庫河流。7年多來,十堰累計投資20多億元,全力實施“截污、清污、減污、控污、治污、管污”六大舉措,累計清除污泥和垃圾561萬噸,整治排污口590個,完成河道清淤138公里,建設生態河道130公里,建成清污分流管網1400多公里。
這只是十堰穩扎穩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其中一個方面。
十堰是以汽車和零部件制造為主的工業城市,全市整車生產企業達38家,年生產能力達100萬輛。一車獨大的局面極大限制了十堰的發展,也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為推動綠色發展,十堰突出汽車產業綠色轉型,加快建設現代新車城。2018年,十堰銷售汽車55萬輛,產值達1436億元,其中新能源車1.2萬輛。今年,年產20萬輛的東風小康與年產12萬輛的東風易捷特新能源乘用車項目陸續投產,十堰新能源車產銷比例大大提升。
“十堰把環境保護、綠色發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正在努力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雙贏的目標。” 湖北省生態環境保護監察專員、十堰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馮安龍說。
發展生態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龍韻村,十堰市“精準扶貧+鄉村旅游”的樣板村。在這里,既有炊煙裊裊的情調,又有青山綠水的秀麗。閑不住的老奶奶在制襪車間里愜意地干著活,幾個三四歲的孩童在小廣場追逐嬉戲,這就是十堰山區貧困人口如今生活的真實寫照。
作為秦巴山片區深度貧困地區,發展是硬驅動,十堰脫貧摘帽也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
“我們這里是水源地,所以不能選擇那些有污染的企業。因此,龍韻村配套建設了襪業扶貧車間等產業,還有布藝、草藝、陶藝等手工作坊,村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工作,他們干得開心,對生態環境也有益處,而且還實現了家庭萬元增收的目標。”柳陂鎮黨委副書記林剛告訴記者。
這是十堰通過發展生態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依托優美的生態環境,十堰深挖武當山、漢江水和汽車城三張名片,突出全域旅游,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以武當山為龍頭,以城區和各縣域為支撐,十堰著力構建“山水城互動、文旅農互融、景點景區互聯、各要素配套”的產業體系,2018年,全市旅游接待6514.1萬人(次),同比增長17.2%,旅游總收入達586.9億元,約占全市GDP的33.6%。
此外,以“武當道茶”為龍頭的茶葉產業,以武當櫻桃等小水果為主的林果產業,以中藥材種植和深加工為主的生物醫藥產業,600萬畝基地,千億產值,十堰的綠色有機農特產品,鑄造出一張張“金色名片”。
外修生態形 內修人文魂
初入櫻桃溝,一棟棟古香古色的民居吸引著記者的目光,隨便走進一家,里面的裝潢更是讓人眼前一亮。“你這是還沒趕上好時候,要是4月份左右來,漫山遍野的櫻桃花特別夢幻。”十堰市生態環境局鄖陽分局副局長曾自鋒對記者說,“你看這里的房屋,不是千篇一律的。我們在建設‘綠色幸福村’的時候,避免大拆大建,保留了原生態的村莊風貌和聚落形態,都是靠村民自己的雙手建設出來的。”
實施“外修生態、內修人文”的“內外兼修”理念,是十堰市多年來的堅守。外修生態修的是形、是根基,是硬環境、硬實力;內修人文修的是魂、是文脈,是軟環境、軟實力。要真正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必須先有以人為本的理念。
十堰大力弘揚和培育生態文化,堅持以宣傳為引導、以活動為載體,倡導美麗十堰、全民行動。市人大常委會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的12月12日設立為十堰市“生態文明日”。開展六大綠色創建,截至目前已成功創建生態鄉鎮104個、生態村1312個、綠色社區118個、綠色學校453個、綠色企業91個、綠色家庭1116個、綠色機關177個。
針對大中小學生,十堰還大力開展生態文明大講堂、“我是生態環保小衛士”演講比賽、環保宣講進課堂等活動,通過學校帶動家庭影響社會,形成人人崇尚環保的濃厚氛圍。
“我們正搶抓實踐機遇,著力將十堰市‘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打造成示范樣板基地。”十堰市市長陳新武信心滿滿地說。
- 下一篇:瓷都潮州 不見廢瓷
- 上一篇:西湖里有片“水下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