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專家“靈魂砍價”的背后
談判不僅要運用智慧,更是一場心理戰。短短30分鐘的談判歷程,醫保專家巧妙使用多種心理策略,最終成就了雙贏的談判結果。那么,談判高手使用的心理策略都有哪些呢?讓我們來一一盤點。
優勢原則
談判是一種力量的博弈,誰是優勢方,誰就占據了主動權。因此,談判高手往往善于創造或利用優勢。
談判要善于使用主場優勢。今年的醫保談判,選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行;入場順序上,醫保局的談判專家已經坐好,等待醫藥代表落座——這些都是醫保專家的主場優勢。美國心理學家泰勒爾和他的助手蘭尼做過一次有趣的試驗,證明許多人在自己客廳里談話更能說服對方,心理學將之稱為 “居家優勢”。根據“居家優勢”原理,選擇自己熟悉的場地開展談判,更能收到良好的說服效果。
心理學家證明了在談判時使用強硬的最初立場,對自己更有利。談判開始時,醫保專家直言:“報價有兩次,如果兩次達不到我們的心理價位,或者超過醫保支付標準的15%,直接出局。”以強勢的姿態開場,傳遞出“報價不合理,你將失去談判資格”的信號,給對方制造了心理壓力。迫于心理壓力,弱勢方更容易順從和讓步。
錨定效應
在討價還價時,每個人都想擴大自己的收益,減少自己的損失,但最后的價格,肯定是在雙方都能接受的范圍內。打個比方,你去買東西,賣家開價“100元”,你還價“50元”,最后的成交價一定是在50—100元這個區間里。一旦你還價“50元”,再想拿到“30元”的價格,是不可能的。談判的定價原則,很好地應用了心理學的“錨定效應”。
什么是錨定效應呢?它指的是人們估測某個事物的數據時,往往會被初始值所左右,初始值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始終制約著你的估測值。
醫藥代表第一次報價“5.62元”后,醫保專家說:“第二次報價,請你們一定要落到15%以內。”專家沒有主動還價,而是引導對方給出合理的報價,壓低對方拋出的錨。之后,醫藥代表第二次報價給出了“4.72元”,假設醫保專家的心理價位是“4元”,那么協商的價格區間就能在4—4.72元間浮動。但若接受了對方“5.62元”的第一次報價,有可能成交價要高于4.72元。由此可見,怎樣討價還價,也是門有講究的學問。
社會交換
談判從來不是零和游戲,而是一場雙贏甚至多贏的社會交換。
社會交換理論最早由美國社會學家霍曼斯提出,受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功利經濟學思想的影響,該理論認為人在社會交往中并不總是追求最大利益,而是核算成本與收益,追求互利互惠、各取所需的公平結果。根據社會交換理論,一場談判能否成功,關鍵在于談判雙方是否都能獲益。
醫藥代表給出“4.5元”后,以該藥品在韓國的銷售價格為例,表示這已經是全球最低價。這時,醫保專家不緊不慢回了一句:“你有沒有想過韓國多少人口,中國有多少人口,現在是我們整個國家來跟你進行談判。再給你一次機會。”向對方強調中國市場的體量,強調“以價換量”“薄利多銷”,在壓低價格的同時,也給到對方盈利的空間。建立雙贏關系,砍價成功率更高。
情緒把控
談判過程中,如果能透過微妙的情緒信號猜到對方的底牌,無疑就掌握了主動權。醫保專家表示:“對方會千方百計地表達已經給出最低價格,還會觀察我們的表情,希望從我們的表情探出醫保底價。”
為什么觀察表情能夠探出底牌呢?情緒心理學給出了答案: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及肢體動作,這些微表情信號,都透露了一個人真實的情緒。而情緒,則聯結著一個人的需要、意圖和動機等。因此,當你準確解讀對方的微表情,也就能探出對方的情緒和內心狀態。
在醫保談判現場,每一次討價還價,雙方都在察言觀色,最膠著時醫保專家則面無表情。真正的談判高手,既能準確解讀對方情緒,從微表情中探出對方底牌;同時又很好地隱藏自己的情緒,不被對方看出真實意圖。由此可見,談判要占上風,必須要能準確把控情緒。
- 下一篇:如何在冬季健康吃火鍋?3個注意事項應牢記
- 上一篇:結核不可怕,科學預防遠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