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用藥門診幫三千多位患者解決吃藥難題
平日里,人們到醫院看病,大都是遵醫囑服藥,很少有人會想到去看看藥合不合適。但是,也有少數患者,他們或者服用的多種藥物之間有相互作用,或是藥沒少吃卻始終效果不佳,還有的用藥后身體出現皮疹、瘙癢等癥狀……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精準用藥門診會為患者建立“藥歷”,利用基因組學技術識別藥物不良反應、判斷藥物劑量,幫助患者解決用藥方面的“疑難雜癥”。
精準用藥
吃藥也能“私人訂制”
精準用藥門診,顧名思義,就如同量體裁衣一樣,由藥師為患者私人訂制個性化的精準用藥方案,從此告別“千人一藥”和“經驗用藥”。該門診由朝陽醫院總藥劑師、藥事部主任劉麗宏帶領臨床藥師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人員,共同為患者提供精準用藥服務。
“精準用藥就是要通過藥物治療管理、藥物整合、不良反應甄別及處理,幫助患者找到最合適的藥物,用最適宜的劑量,減少藥物浪費,同時節省患者的藥物開支。目前精準用藥門診鎖定的人群主要是慢病患者。”劉麗宏教授直言,當前,國內慢性病人群的數量龐大,其中僅高血壓患者就多達2.45億,再加上糖尿病、高脂血癥、冠心病等患者,慢病人群大約占了3.5億至4億左右。而這部分人群的治療主要依靠藥物,且疾病發作時死亡率高。
“以高血壓為例,目前,高血壓患者中已有45.8%的人在進行治療,但是治療達標率僅為16.8%。在治療不達標的人群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患者使用的藥物相對于他個人來說不恰當。如有的患者血壓不穩定,吃了藥效果不好,就沒能堅持服藥。還有的患者在服藥過程中不良反應顯著,沒能堅持治療。”她說。
調整之后
狀態更好吃的藥少了一半
在朝陽醫院精準用藥門診的患者當中,有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他曾經中風并患有高血糖、高脂血癥等多種慢病,長期服用好幾種藥。可最讓他受折磨的,卻是持續了幾年的皮膚瘙癢。在門診檢查中,醫院總藥師劉麗宏發現,引發老人皮膚過敏的元兇竟是他平時吃的一種藥。于是立刻幫他調整了用藥方案,老人的皮膚瘙癢癥狀很快就消失了,再也沒犯過。老人還專程到醫院給劉麗宏送了錦旗。
還有一位81歲的老太太,患高血壓30余年、抑郁癥5年,還有多種慢性病。長期以來,老人每天服用13種藥物,但仍存在失眠、血壓控制不佳等情況。無意中,她得知醫院的精準用藥門診,抱著一線希望掛了號,盼著藥師能幫她調調藥。
經檢查,老人的藥物基因檢測報告顯示,她當時正在用的降壓藥培哚普利、美托洛爾對她療效差,且培哚普利易引起干咳。于是,藥師把藥品調整為對她來說療效好的替米沙坦、比索洛爾。藥師還發現,老人服用降脂藥物阿托伐他汀時,存在肌酸激酶升高的不良反應,又幫她調整為對肌酸激酶影響較小的氟伐他汀。此外,還讓老人停用了影響睡眠的藥物,增加了改善腦部供血的藥物。如今,老人每天僅需服用7種藥物,血壓、血脂反而都降下來了,睡眠質量也有了明顯改善。
類似的例子,在精準用藥門診還有很多。據統計,該精準用藥門診已為3000多位患者解決了用藥難題。截至今年10月,精準用藥門診抽樣數據顯示,1900名患者,人均減少用藥0.5種,每年降低人均藥費367.3元。
測測就知
65種常用藥哪種最合適
為什么這些患者,到了精準用藥門診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用藥方案呢?記者采訪獲悉,秘訣在于這里可以對65種藥物的相關“生物標志物”進行檢測。
劉麗宏表示,基因組學的生物標志物,標記了人體自身一些特征對于藥物的反應,可以將這種技術用于慢病治療藥物中。
她解釋,由于一些靶點對藥物的敏感性是由人體自身的基因帶來的,不同的人對同一種藥物的敏感性會有很大差異。同一種藥物,使用者的代謝也有快有慢。以降壓藥為例,如果藥物在人體內很快被代謝掉,那么患者即使服藥,血壓也會很快升起來。
“經過基因檢測后,我們就不會為高血壓患者選用在其體內代謝快的藥物。”劉麗宏說,還有一部分藥物,有的人吃了會出現不良反應,這也跟酶的基因分型有關。比如有的患者吃了阿司匹林就會出現皮疹、蕁麻疹之類的問題。“這些用藥風險都可以通過基因檢測的方式找出來。”
記者了解到,藥物基因檢測并非面向所有人,而是主要針對存在用藥“疑難雜癥”的患者。比如有的患者在用藥時有各種不良反應,或服用過一種或多種藥物后效果均不明顯。這時,只要抽1至2毫升血液就能完成基因檢測,藥師可以清楚地了解該患者是否適合服用65種慢性病常用藥物,這其中包括降壓藥、降糖藥等。
未來應用
幫藥物找到適合的患者
不久前,朝陽醫院發起成立了北京市精準用藥研究與應用中心。對此,劉麗宏表示,這個中心未來要推動一個又一個生物標志物的發現和應用。
“對于精準用藥來說,一個藥物在上市前可能只做了幾百例的臨床研究,但是上市后是要應用于成千上萬甚至上億的患者群體。所以臨床研究得出的結論以及藥物說明書都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未來會針對已經上市的藥物,去挖掘影響藥物的療效、不良反應和代謝快慢的各種相關生物標志物。這里面不僅僅包括基因組學的生物標志物,還包括代謝組學和轉錄組學等更多內容。”她說。
另外,精準用藥研究與應用中心要解決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新藥研發。當前,在世界范圍內,新藥的臨床研究整體投入非常大,但成功率并不高,且任何藥物上市后都不能做到100%的有效,比如有的降壓藥,整體有效率才50%左右,有些抗腫瘤藥物的有效率甚至不足30%。
生物制藥行業近期評估顯示,每種創新藥物最終獲批上市的平均費用約為13.95億美元,2006-2015年間新藥從Ⅰ期臨床研究到最終獲批上市的成功率僅有9.6%。“這些數字背后都是一些無效的花費,這無論對研發團隊、藥品生產企業還是國家來說,都是非常大的損失。”劉麗宏表示,現在也有很多數據證明,生物標志物的發現并應用于臨床研究,可以大大提高新藥臨床研究的成功率,減少無效費用的投入。
據悉,未來北京市精準用藥研究與應用中心還將致力于解決新藥研發問題,并且會重點關注心腦血管慢病藥物、抗腫瘤藥物、多發性骨髓瘤治療藥物、精神類疾病治療藥物的新藥研發。
劉麗宏說:“我們的目標是,讓這些藥品帶著生物標記物上市,準確找到適合的患者,從而提高藥品療效,實現精準使用。”本報記者 劉歡
- 下一篇:東直門醫院通州院區可刷臉掛號繳費
- 上一篇:未成年女孩借“美容貸”陷煉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