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養成用公筷公勺好習慣
“公筷公勺擺上桌,分餐進食好處多。”日前,首都文明辦聯合北京市衛健委發出一系列文明健康生活倡議。其中,公筷、公勺、分餐的倡議,得到前所未有的社會認同。
在中國人的飲食文化中,筷子有著特殊的象征意義。落座后長輩“大家動筷子吧”的招呼,再到桌上頻頻布菜的習俗,無不透著一股子熱絡勁兒。
筷來箸往,情味濃濃,但在客觀上也增加病毒傳播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家庭中若有乙肝病毒攜帶者,合餐的感染率高達42%,而分餐的感染率只有17%。非典疫情時期,鐘南山院士等就發出過“餐桌革命”的呼吁。此番新冠病毒借由飛沫傳播,推行公筷、公勺、分餐的社會呼聲再起。許多省市都已行動起來,首都北京更要引領風氣之先。
作為一個擁有2100多萬常住人口的大都市,北京的餐飲服務業高度發達。從五星酒店到街邊小館,證照齊全的門店逾7.5萬個,在外就餐、親朋聚會早已成為許多人的生活日常。從衛生防疫的角度看,每一次公共聚餐其實都為病毒傳播提供了可乘之機。以北京的餐飲市場規模及人口流動頻次,實乃不容小覷的安全隱患。積極推行公筷、公勺、分餐,相當于對公共健康安全的一次源頭治理。
以長遠目光來看,這不僅是現實的倒逼,更是社會進步的必然。每個時代都要培育與之相配的生活方式和公共規則。比如過去,人們對公共場所吸煙習以為常,如今,北京城里“帶頂兒”的地方一律禁煙不說,違反者還要接受處罰。“餐桌革命”也是這個道理。社會發展了,理念更新了,大眾的衛生習慣自然要迭代。公筷、公勺、分餐非但不會顯得生分,反而凸顯了一份尊重。在這方面,餐飲企業、單位食堂要當好排頭兵,一來讓公筷公勺成為餐桌標配,二來積極提示引導。在號召的基礎上,如何更加充分地調動相關主體盡責的積極性,甚至是否要帶有強制性,則需要進一步觀察。
“餐桌革命”是社會文明的一部分,這個餐桌不僅僅是公共大餐桌,也包括千家萬戶的小餐桌。真正關愛家人,就不能抱著在家不拘小節的心態,反而更要積極踐行新的生活方式。改變行為習慣短期可能有些不適應,但心理學實驗表明,只需要20多天有意識的堅持,我們就會進入新的行為模式?;仡^看看防疫這段時間,從勤洗手、多通風、常消毒,到咳嗽噴嚏遮口鼻,不少舊慣性得以打破,不少新做法得以形成??梢?,除舊布新非不能也,實不為也。當務之急,要在全民共識的基礎上乘勝追擊,讓科學、規范、衛生的生活方式徹底站穩腳跟。
全民抗疫的過程,也是一次凝聚社會共識、重塑文明習慣的契機。這一點一滴的努力不會白費,都將擦亮社會文明的底色,守護我們每個人的健康。
- 下一篇:奮戰實驗室破解病毒密碼
- 上一篇:如何讓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更大作用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