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內需必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理論創新成果,也是解決我國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工作主線。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主要在供給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供給和需求都有影響,但沒有改變供需關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的事實。擴大國內需求的著力點不能只放在需求側,更重要的是要改善供給結構,提升供給體系質量,消除無效供給,創造適應新需求的有效供給。
供給與需求對立統一,相互依存,互為條件,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給,新的供給可以創造新的需求。但說到底,是生產決定消費,生產什么才可能消費什么。這次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一些傳統行業受沖擊較大,而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網絡購物、生鮮電商、在線教育、遠程問診、遠程辦公等新興服務業態快速擴張,一些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產量也逆勢增長。這里當然有需求拉動的作用,但背后是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支撐,是相關行業企業敏銳捕捉疫情防控下的新商機,迅速研發推出一系列基于互聯網的新應用的結果。這啟示我們,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通過調整現有供給結構、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積極促進實物消費提檔升級,推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從深層次上解決供給同需求錯位問題。要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推動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滿足有效需求和潛在需求,實現供需匹配和動態均衡,進而改善市場預期,提振實體經濟發展信心。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新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優化現有生產要素配置和組合,提高生產要素利用水平,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高,不斷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近日,黨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分類提出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個要素領域的改革方向和具體舉措,提出完善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和市場運行機制。要深刻認識到,我國經濟結構性矛盾的根源是要素配置扭曲,加快要素市場化改革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制約全局深層次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對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具有重要意義。必須結合各地各領域實際堅決貫徹落實《意見》,營造良好改革環境,推動改革穩步實施,不失時機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堅決破除各類要素流動壁壘。
歷史上,一次次科技和產業革命,帶來一次次生產力躍升,創造出全新的產品和消費體驗,形成前所未有的供給能力,而市場則以波瀾壯闊的交易生成進行回應,由此推動經濟發展。我們能在較短時間內控制住洶涌而至的疫情,也一定能夠盡快恢復經濟,重振中國經濟發展勢頭!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