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健委:我國9省市同步開展無癥狀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學調查
針對無癥狀感染者的防控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由于無癥狀感染者特殊的隱匿性、癥狀的主觀性,發現相對比較難。早期專家在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過程中發現了無癥狀感染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存在潛在的傳播風險。1月28日把無癥狀感染者納入防控方案,將其作為重點管控的對象之一,納入全國防控策略,采取統一行動進行管理。包括2小時內要報告,24小時內要完成無癥狀感染者的個案流行病學調查等。如在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發現了癥狀,馬上轉運到定點醫療機構,按照確診病人進行治療。
4月1日起,我國建立了日報告制度,對所有無癥狀感染者每天新報告的病例、轉歸的情況以及管理的情況向社會公布。同時,先后通過衛生健康委的官方網站進行政策解讀,請有關專家進行訪談,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等多種形式向社會解答,回應社會關切,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加強了與世界衛生組織的交流和溝通,對我國發布的形式、機制進行溝通。
另外,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無癥狀感染者的發現、報告和管理工作,4月6日以聯防聯控機制的名義印發了無癥狀感染者管理規范,要求各地對本行政區域的無癥狀感染者相關信息進行公布。這些無癥狀感染者在14天隔離期滿后,要經過2次核酸檢測,陰性才能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解除后還要求這些無癥狀感染者繼續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要進行隨訪。
除此之外,我國還進一步加大了對無癥狀感染者的篩查力度,將篩查范圍擴大至已發現的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同時對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開展強化監測,最大程度的發現可能存在的無癥狀感染者。
賀青華介紹說,我國已組織專家團隊在9個省市同步開展無癥狀感染者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進一步了解其傳播特點,流行病學特點,以及致病的規律,為完善防控方案提供科學的依據,降低其可能的傳染風險。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