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的氧氣“搬運工”——血紅蛋白
這是因為人體的血液中含有血紅蛋白,當血紅蛋白遇到充足的氧氣,它就成為猩紅色了。
人體的血液由55%-60%的血漿和40%-45%的血細胞構成。血液中的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三類,血紅蛋白則是紅細胞中一種主要的蛋白質。血紅蛋白是由兩個α亞基和兩個β亞基構成的四級結構蛋白質,其中每個亞基都結合了一個血紅素輔基,正是血紅素輔基使得血液顯現出了紅色。
血紅蛋白在血液中肩負著一項重要任務——輸送氧氣。氧氣進入身體后,約有98.5%會與血紅蛋白相結合,生成“氧合血紅蛋白”。當血液流經各個組織,氧氣會從氧合血紅蛋白中分離出來,進入組織。被氧氣“拋棄”了的去氧血紅蛋白則與周圍的二氧化碳相結合,生成“氨基甲酸血紅蛋白”。當氨基甲酸血紅蛋白隨血液回到肺部,由于肺部充斥著大量新鮮的氧氣,并且氧氣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超過二氧化碳,于是血紅蛋白便會“離開”二氧化碳,轉而和氧氣結合。至于被分離出來的二氧化碳,則通過肺部的收縮,被排出體外。可以說,呼吸間氧氣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就是在血紅蛋白與氧氣、二氧化碳的不斷結合和分離過程中完成的。
不過,能與血紅蛋白結合的并非只有氧氣和二氧化碳,另一種常見的氣體——一氧化碳,也會與血紅蛋白結合,而且結合能力遠超氧氣270倍。當一氧化碳和氧氣同時進入人體,一氧化碳會搶先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并“奪走”氧合血紅蛋白中的血紅蛋白,導致氧氣失去與血紅蛋白結合的機會而無法被運輸到各個組織,造成人體缺氧。
身為氧氣的“搬運工”,血紅蛋白的作用十分重要,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含量必須維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成年男性的血紅蛋白參考區間為130~175g/L,成年女性為115~150g/L,新生兒為180~190g/L。如果血紅蛋白含量低于臨床診斷標準(在中國海平面地區,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婦Hb<100g/L),則被視為貧血,需要尋找原因,對癥治療。
血紅蛋白的代謝會產生膽紅素、含鐵血黃素等。新生兒出現黃疸,就是因為血紅蛋白代謝產生了大量的膽紅素,而肝臟卻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其處理并排出體外。不過,我們仍需積極看待血紅蛋白的代謝,正是因為這個代謝過程,才使得我們身體內的血紅蛋白不斷更新,保持輸送氧氣的能力,讓我們的一呼一吸能如此得自然和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