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專家成長記
“正瞧地呢!弄完手頭這攤活,就去你那兒!”
老黃本名黃國興,今年59歲,身材挺拔瘦削,是河南滑縣有名的農技“土專家”。
4月下旬,聽說田里有病情,他就挎上帆布包,戴上黃草帽,一頭扎進了半米多高的麥田里。撥拉著麥苗往前找,老黃終于發現了小麥條銹病發作區。他俯下身,仔細觀察記錄:傳播了多大面積,感染了多少植株,小麥苗上有多少葉片枯萎。半晌工夫,筆記本上就密密麻麻寫滿了字。
半路種田
黃國興原來的職業是司機,開著大貨車,走南闖北20多年。
2004年,他到山東沂南縣送貨,看見當地農民在花生地里蓋地膜,平時自覺見多識廣的他,卻露了怯:“雜草長出來咋辦?難不成再揭起膜來鋤草?”
“下種后、蓋膜前,早就打了除草劑!”當地人告訴他,蓋了地膜的花生,溫度高長得快,還不容易有病蟲害,產量噌噌地往上漲。
把地膜蓋上,就那么頂用?黃國興不放心,又追著問:“一畝地能產多少?”
“一畝地千把斤!”
黃國興心里暗暗吃驚:“滑縣的花生畝產只有三四百斤呀!”他蹲下來,抓了一把土仔細看了看,發現土里還摻著石頭。“這地也不如滑縣的肥呀!”
兩相對比,黃國興不由地感嘆,蓋地膜這法子靈,管用!思考再三,他下了決心:回家種地!
當年,開大貨車每月能賺五六百元,在當地算高收入。聽說黃興國要轉行,不少鄉親都不看好:“放著每月的高工資不拿,非要來土里刨食?真是亂出牌!”
可黃國興很堅定:“眼瞧著人家的辦法確實管用!”說干就干,他又去了一趟山東,認真討教了一番,并買回了地膜和苗前除草劑,在自家地里辟了二分地,當作試驗田。
施肥、下種、噴藥、鋪地膜……細心的黃國興還做了點改進:“別人撒化肥,很多撒到了地膜外,浪費。我呢,專門把化肥集中起來,全都撒到地膜里!”
當年10月份,就在這二分地里,花生產了200斤,相當于畝產千斤。這下,鄉親們都覺得,黃國興的轉行,行!
自學成才
滑縣是小麥主產縣,年均種植面積在180萬畝以上,產量可達19億斤。種花生嘗到甜頭的黃國興,開始琢磨起了種小麥。
有次,黃國興騎車路過西河京村,看見5個人圍著幾棵麥苗指指點點,下去一瞅,是縣里農技推廣中心的技術員在研究小麥病害。
“這是小麥紋枯病不是?”他試著插了句話。5個人齊刷刷回頭:“你咋知道?”他們還沒見過這么懂的農民,看一眼就知道是啥病。
“書上看的!”原來,自從開始種地,黃國興就買了種麥子、種玉米、種花生的書,不時翻看,慢慢也懂了些門道。此后,黃國興就和這些技術員們交上了朋友,只要到縣城,就到農技推廣中心拐個彎,虛心學習、交流經驗,有時候還帶點宣傳資料,回家慢慢研究。
別人種田,喜歡多播種多施肥,“多下種子多長苗,吃得飽來苗兒壯!”黃國興不輕信,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小麥地里研究一陣子,黃國興發現,種子下多了,麥子長得是密實,可是苗挨著苗,稈就細,容易倒,而且不通風、潮濕,還會招惹病蟲害。
他決定跟大家不一樣:別人一畝地下50斤麥種,他只下40斤。第二年5月一收獲,同樣的土地、同樣的施肥,黃國興的田比別人的畝產高了百十斤,大伙兒都服氣了。
黃國興尋思著,麥種不是下得越多越好,那化肥呢?俗話說,“飯吃太多,人也不中”,種田是不是也是這個理兒?繼續開展麥種減量實驗的同時,他也試著改變化肥使用量,一畝地施肥從30斤、50斤、80斤再到100斤,黃國興把同樣條件的土地試了個遍,終于找出了50斤這個最佳施肥量,“辦法是土了點,可是管用!”
靠著這股子愛琢磨的勁頭,黃國興的田越種越好。到2009年,黃國興的小麥畝產量已經達到了1300斤,成了白道口鎮的單產狀元,還被縣里評為“科技示范戶”。
一道致富
一到5、6月份農作物病蟲害的高發期,農民都高度緊張。
可在白道口鎮,每天早晨六七點響起的大喇叭,卻給了村民們很多安慰。
大喇叭里傳出的,正是黃國興的聲音。因為種田種出了名堂,黃國興被縣里聘為農技員和病蟲測報員。通過村里的大喇叭,哪種病蟲害將會發作、如何防治、怎么打藥,黃國興都講得明明白白。話不需多,每個村講上一二十分鐘,就管用;兩三天白道口鎮各個村走下來,大家伙兒就都跟著受益。
大喇叭的工作結束后,黃國興也閑不下來。
這幾個鄉親約了上午,那幾個約了下午,明天后天的日程也是滿滿的……一到莊稼生長的關鍵期,鎮里人都來找他,請他去自家地里看苗情。
白道口鎮蔡胡村的種糧大戶白學杰,組織農業合作社流轉了300多畝地種糧食。為了進一步增產,白學杰親自登門拜老黃為師,學習科技種田。2016年時,白學杰的合作社畝產小麥只有五六百斤,在黃國興的幫助下,2019年達到了上千斤,今年預計能到1200斤,“老黃的辦法,管用!”
如今,老黃還評上了“農民高級技師”和“高級農業技術指導員”,成了白道口鎮乃至滑縣的“農業明星”。
一到施肥、下種、長苗和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期,每天在微信群里答疑解惑,就成了老黃的重要任務。50多個群,“嘀嘀嘀”地響個不停,都是各種咨詢種糧的問題。大群有500人,小群也有二三百人。老黃說,自己種地高產不算啥,帶著老鄉一塊兒增收致富,才是真正的奔小康。
- 下一篇:糧倉更穩固 菜籃更豐富
- 上一篇:城市綠道我來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