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癥狀感染者有四種情況 如何做好防護
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持續(xù)擴散蔓延,海外留學人員的安全與健康時時牽動著祖國人民的心。在海外如何做好自我防護和心理調試?日前,外交部和國家衛(wèi)健委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與在美國、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阿爾及利亞的中國留學生代表視頻連線,講授防疫抗疫知識。該視頻通過央視新聞客戶端以及央視新聞在微博、快手、抖音、今日頭條等全網平臺的官方賬號同步直播。
“四早”是關鍵,可避免絕大多數感染
鐘南山介紹,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染性是始料未及的,從傳染性的指數來講,一般流感是1,SARS是接近2,中東呼吸綜合征是1.5,新冠肺炎是3。
鐘南山表示,中國抗疫的特點是做到“四早”。即早防護、早發(fā)現、早診斷、早隔離。“早防護”,最關鍵的是自我防護,包括與他人保持距離,戴口罩等;早發(fā)現,有不舒服就去看病;早診斷、早隔離,中國有社區(qū)的聯防聯控,從各方面督促,互相提醒幫助。
新冠肺炎主要是通過飛沫和接觸感染,只要避免了這些,就能避免絕大多數的感染。
鐘南山表示,據觀察,新冠肺炎病人康復出院后恢復得不錯。沒有基礎性疾病的,恢復得很快,就算有些基礎性疾病的,也比SARS那時要好一些。17年前的SARS患者,半年到一年后還有肺部纖維化,而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纖維化不是很嚴重,看起來是可逆的,所以后遺癥并不大。
出現不適癥狀怎么辦
鐘南山表示,新冠肺炎跟流感出現的癥狀很相似,像全身不舒服、發(fā)熱、鼻塞、輕咳嗽等,特別是疲勞。新冠肺炎患者不是每個人都發(fā)燒,流感患者也是這個情況,所以單純靠癥狀、不進行檢測很難確診。咳嗽是很多疾病的共同癥狀,干咳一般是急性支氣管炎的癥狀,不是流感最早出現的癥狀。因此,不要把干咳作為唯一的考慮,應該多分析。
如果需要做核酸檢測的話,鐘南山建議海外留學生到醫(yī)院門診去做,因為核酸檢測的要求比較高,自己不可能在家中做。檢測結果是陽性也不必恐慌,好好配合治療。
鐘南山提醒海外留學生,一旦出現輕微發(fā)燒,就要重視起來,多多喝水,也可以吃點從中國帶過來的藥物,比如日夜百服寧、布洛芬、連花清瘟膠囊等。
他特別提到,剛剛做完一個實驗,有充足證據證實連花清瘟膠囊對病毒有一些抑制作用,其好處是對病毒引起的細胞損傷、炎癥有很好的修復作用。80%以上的患者都屬于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連花清瘟膠囊比較適合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服用。
無癥狀感染者有四種情況
鐘南山表示,所謂無癥狀感染者,其實有這么幾種情況:
第一種,是患病的前驅期,或者潛伏期,一般是3到7天,這個時間內沒有癥狀,但是他已經感染了,過了3到7天,會出現發(fā)燒、咳嗽、乏力等癥狀。
第二種,實際上他自己有一些不舒服,比如覺得疲勞、很累、想睡覺、肌肉酸痛,鼻子咽喉也不太舒服。做核酸檢測呈陽性,實際上他屬于癥狀非常輕的感染者,這種情況的人也占了相當一部分。
第三種,是核酸檢測呈陽性,但沒有癥狀,經過一段時間他還是沒癥狀。中國大陸一般對這種情況的人再做核酸檢測,并做血清抗體的檢測。如果第二次核酸檢測變成陰性了,抗體也是陰性,他根本就不是新冠肺炎患者。如果第二次還是陽性,他就是無癥狀感染者。
第四種,非常個別的、少數的人,核酸檢測出來是陽性,做了多次核酸檢測都是陽性,沒有產生抗體,我們稱這些人為“病毒攜帶者”。
如何做好防護、緩解心理壓力
鐘南山建議:第一,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我們知道,病毒要附著在一些東西上才能傳播,最突出的就是通過飛沫傳播。戴好口罩很關鍵,不要人云亦云。以前,很多外國人對中國人戴口罩投以異樣的眼光,現在,一些曾經反對我們戴口罩的人也開始戴口罩了,正是我們的正確做法帶動了他們。
第二,如果多人共同居住,在共用的廁所、廚房等公共空間,要注意消毒和洗手。
鐘南山表示,一般來說,病毒在高溫環(huán)境下存活率、活動率比較差,夏季氣溫高,對病毒活動不利,但是自然中的紫外線沒有強到消毒的程度,不能靠高溫來隔斷病毒的傳播。他提到,蚊子叮咬可以傳染很多疾病,比如瘧疾、登革熱等,這在非洲比較多見。但是到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能夠通過蚊蟲傳播。
有留學生問到,疫情之下留學生的心理壓力普遍很大,如何緩解心理壓力?鐘南山回憶起他在41年前赴英國留學的經歷,當時也感到孤獨、壓抑,學科工作又很重,壓力非常大。如今在疫情形勢下,他特別理解留學生們的感受,勉勵他們把這次疫情當成是對自己心理的一次測試,不僅要做好身體上的防護,更要做好心理上的防護。要堅持學業(yè),錘煉意志力。
- 中醫(y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wèi)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y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yè)如何用創(chuàng)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tǒng)計發(fā)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y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yī)院巡回醫(y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