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初期喂養不完全指南
為了寶寶在長大以后能更好地品嘗各種美食,不挑食、不過敏,不會有食物不耐受的情況,更為了現階段的生長發育,初期的輔食添加技術的掌握就十分關鍵。
第一步:明確了解添加輔食的目的
最直接的目的當然是補充營養,寶寶長到6個月左右母乳的營養就滿足不了他的需求了,尤其是鐵。母乳里的鐵并不優秀,其實娃出生的時候是從母體里帶了鐵的,且帶出來的鐵只夠用6個月,所以娃的第一口輔食是高鐵米粉,這一點目前也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了。
需要澄清的是,并不是說6個月以后的母乳就沒營養了,母乳還是好母乳,但它需要一些好幫手才能滿足這個寶寶,輔食的輔就是這個意思。
除了補充營養,輔食的添加還有隱藏功能,鍛煉寶寶的各種機能。在純母乳或奶粉階段,寶寶閉眼吃就行,不需要看見食物,不需要配合勺子張嘴,更不需要用手給自己喂到嘴里,而在輔食添加以后,這些機能就開始運轉了,各種大動作和精細動作都將一一解鎖。
第二步:把握好輔食的添加時間
對于足月健康寶寶,世界衛生組織官方建議添加輔食的時間是180天,我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添加輔食時間也是滿6月齡。但事實上,實際操作起來波動范圍比較大,大部分寶媽可能是控制在4至6個月,也聽說有8個月的。著急提前來看世界的小可愛們,要按照預產期來算月齡。官方給的是群體指導意見,每個孩子都不同,也不是說179天開吃就不行。媽媽們總是迫不及待想把輔食添起來,小可愛吃飯的樣子也確實值得期待,但還是盡量穩住,相信我,你會后悔你當初的迫不及待。
除了月齡,有幾個信號也可以參考:足月出生的寶寶體重是出生體重的2倍;可以比較穩當地靠坐;見別人吃東西知道饞了;不想吃的話會扭頭拒絕。
輔食添加得太早或太晚都不好,太早的話不僅影響奶量的攝入,還會傷害嬌嫩的胃腸道,而太晚容易造成營養不良、食物過敏或不耐受、不愛吃飯等問題。
從添加輔食開始,就每天都要吃飯了,躍躍欲試做輔食的媽媽現在發現這個事很累人了。
那每天什么時間吃呢,需要跟寶寶磨合,根據他的作息時間,每天睡多久,醒幾次,習慣什么時間吃奶。大原則是在兩頓奶之間給輔食,開始時先吃一頓,慢慢過渡到兩頓、三頓,還可細分成正餐和水果加餐,在一段時間內形成一點規律最好。一歲以前能形成三頓正餐和一兩頓加餐就算是很成功了。
第三步:安排好添加種類和順序
輔食的食材種類可以很豐富,粗略地分為淀粉主食類、蔬菜水果類、肉蛋奶(非母乳或奶粉)類、堅果豆類、油脂類,同時以上也是大致的添加順序。
分別舉例解釋一下。主食推薦從米粉開始,高鐵米粉推薦直接購買現成的商品,畢竟即使你家有粉碎機自制米粉也沒法加鐵。買鐵劑加進去并不靠譜,首先是混不勻,微觀意義上的勻,是肉眼無法判斷的。倒是可以再單獨給孩子補鐵,如果你不嫌麻煩。值得指出的是,喝奶粉的娃通常不缺鐵,倒是可以考慮自制一些米粉。
為什么不是面粉呢?因為小麥和小麥蛋白(就是面筋)是兩類很常見的食物過敏原,一開始就吃面粉有點冒險了。即使是米粉也要單純吃三天觀察,然后再跟上其他淀粉類的比如土豆、紅薯、南瓜等等,每種也是要有三天觀察期。
淀粉類的適應個三兩種,就可以加胡蘿卜、葉子菜、西葫蘆、黃瓜之類的蔬菜了,每種三天排敏。水果需要說明一下,菠蘿和芒果蛋白酶活性太強,容易讓嘴巴很疼,最好一歲以后再吃。
先吃蘋果、梨子、香蕉、獼猴桃、火龍果、草莓之類的常見水果。所有水果都不用加熱,常溫就行。
如果你是從180天開始加的輔食,200天就可以加蛋黃了,注意一定去掉蛋白。7個月左右就可以開葷啦,也是從常見肉類開始,慢慢過渡到魚蝦類,肉松還是肉泥隨意。也別忘了蛋黃到全蛋的適應。
在不斷添加新食物期間,已經打卡過的食物可以隨意搭配。豆類堅果致敏幾率大,要認真排敏。滿8個月,基本就打通“任督二脈”了,種類上就不太受限了,唯一的瓶頸可能就是媽媽的廚藝了,畢竟沒有調味料的烹飪很費技術的。一歲以前不添加鹽,兩歲以前不添加糖。
第四步:控制住輔食性狀和添加量
輔食的性狀也有個順序,從6月齡到12月齡的逐漸過渡順序是泥、末、碎、丁、塊。也就是一開始的土豆也好,蘋果也好,都是泥,混在米粉里或單獨給都行。靠刀剁泥不太容易實現,最好有個料理機。
料理機不用買太貴的,娃吃泥的時間也就一個多月。過渡到碎丁塊的時候,開始要給軟軟的質地,最好入口即化,防止噎嗆。
添加量呢,其實只有第一個月有指導意義,開始添加米粉時,通常只給一兩口嘗嘗,第二天就可以增加到3克或5克,米粉包裝上都寫得很清楚。雖然同為寶寶,但飯量差別卻可能很大,后期就得靠各位寶媽在逐漸添加的過程中慢慢摸索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