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地」選擇一家創業公司?
最近常常收到這樣的問題:
賣桃君,剛好你說到選擇創業公司,那么問題就來了,如何「正確地」選擇一家創業公司呢?我是去年才剛研究生畢業,現在在 XX 公司做安卓。準備湊滿一年的工作經驗,然后找一家創業公司干他一把,請問您能給些什么建議嗎?籠統的說一下也好。
最近在換工作,收到了兩個 Offer,一個是大公司的,一個是創業公司的。大公司薪水更好些,但 HR 盛氣凌人,還沒去工作性質都安排好了,似乎只能做些邊邊角角的工作。創業公司空間更大一些,但風險也不小。您說我該選擇哪個公司呢?
正好前幾天的文本信息里說過創業,那就展開多說兩句。
在我剛畢業的那個時代,創業是一件成本高昂的事情。沒有天使難見創投也沒有各種創業咖啡館,創業者不僅要搞定技術、產品、市場、合伙人和員工,還要到處湊錢作為啟動資金,一旦現金流斷裂,不僅公司血本無歸,還要欠一屁股債。所以,只有那些極具創業情結和領袖氣質的「不創業不舒服」斯基們,才會高舉創業大旗在各種大公司的夾縫中騰挪輾轉來去自如,可謂數度腥風血雨,一時滄海桑田。
像我這樣的普通小球,腦海里一絲一毫創業的念想都沒有,我那時候主要的想法就是在學會了用 Perl 寫 CGI 程序之后,如何盡快的掌握 Java 這門新語言。
時光流轉,十幾年過去了,現在已經到了如果你不創業或者沒有參與創業都不好意思和人聊天的地步。在某種程度上,大部分創業過程變成了另一種程度的打工。VC 出錢,創業者和他的小伙伴拿著工資,用自己的頭腦、時間、技術和產品在多如牛毛的創業公司中奮力拼殺,以期殺出一條血路。成了,就是金磚碧瓦,不成,你學到了技術,了解了市場,培養了產品的感覺,還增長了年齡,只要用心,同樣收獲頗豐。喘口氣,歇歇腳,繼續投入下一個戰場。
最近身邊兩個朋友的創業公司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挫敗,當他們和我傾訴的時候,我說,這不就是你想要的生活么?嘗試、失敗,再次嘗試,直到有一天找到自己真正擅長的事情。嘗試的結果當然不會是「必然成功」,失敗倒是可以預期。
雖然這個時代和十五年前相比像是隔了一個世紀,但是人們的綜合素質短期內并沒有巨大的變化。實際上,這個世界上適合創業的人就那么多,如前所述,這些人無論是什么環境都會嘗試去創業的,現在的環境給了這樣的人更好的機會,讓創業成本變得不那么昂貴,他們成功的幾率更大了。同時好環境也給了那些不適合創業的人大把的機會,如果這樣的人為了「干他一把」創業,找不到工作創業,找到了工作不滿意去創業,為了拿筆投資去創業……那么創業成功的幾率就更小了。所以,死掉的創業項目尸橫遍野也就不足為奇了。
回到問題的本源,如果你想加入一家創業公司,我個人以為可以關注的點有這么幾個:
1、創始人的創業情結、領袖氣質和格局,具備這三個素質的創業者值得追隨。
2、創業團隊的結構是否穩定是決定這個創業公司能否走的更遠的重要因素,我聽過太多的創業團隊分崩離析導致創業失敗的故事。
3、這個創業公司做的事情是否值得你花掉一年或幾年的花樣年華去傾情投入,無論如何,興趣是很大的推動力。
4、加入的時機。公司初創時加入,風險大,空間大,個人能力提升快,成功后收益也大。發展中的創業公司磨合期差不多已經過去了,風險和空間都會小一些,但是如果能在關鍵的點介入并起到關鍵作用,也是很好的時機。
最后,在創業或參與創業方面,根本不存在什么「正確」的選擇,只有不斷的選擇才能修正前進的方向。如果你還要問我更具體的建議,那我就再總結一下:
1、創業情結不等于創業成功,但是,對于這樣的人來說,不創業怎么會知道自己不適合呢?
2、如果你具備冒險精神和闖蕩江湖的氣概,加入一個初創公司是不錯的選擇。
3、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加入一個發展中的創業公司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4、對于成熟的大公司,當然也是可選項之一,火箭已經升空了,添點燃料也是一種生活。
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你自己真正擅長做的事情,并堅持下去。
寫了這么多讀者就要問了,那你為啥總是賣桃不去創業呢?
因為我是一個沒有太多創業情結的人,我更關注把一件事情或一個產品做成,如果創業能把事情做成,就去創業,如果打工能夠把事情做成,就去打工。十年前我加入了現在這家「當時的創業」公司,從一個普通的程序員做起,邊寫代碼邊看著身邊的牛人來了又去,去了又來,一直等到這些家伙們都走光了,我就成了企業的技術負責人,所以有時候呢,時間也是會做點好事的。
那你擅長的事情是什么呢?每當遇到這個問題,我就會拍拍腰身上幾十年積攢的功力說,我可能在技術、產品和帶團隊上有那么一點點心得,如果非要再加一條,可能是比一些人更理解人性吧。
所以,也許有一天我會加入另一家發展中的創業公司也未可知。
文章來自微信平臺「MacTalk By 池建強」(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