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的APP:"優學院"訪問手機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
近日,有網友發現自己手機上安裝的很多APP存在頻繁自啟動、訪問和讀取手機信息的現象。其中一款移動教學軟件“優學院”10多分鐘訪問手機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另一款辦公軟件“TIM”1小時內嘗試自啟動近7000次。(7月1日《法制日報》)
這名網友能夠發現自己手機里安裝的很多APP存在頻繁自動啟動、訪問和讀取手機信息的現象,要么緣于他心思細密、善于觀察,要么緣于他比較精通手機應用,或者是兩者兼而有之。而對于絕大多數手機用戶來說,根本不會知道手機里的APP在頻繁啟動和讀取信息,其中就包括很多隱私信息。
正是大多數手機用戶的“不在意”“不精通”,才讓不少手機APP變得肆無忌憚。根據業內人士的說法,APP頻繁啟動,讀取用戶信息的行為,有兩個主要目的:一是通過收集用戶各種信息,利用大數據完成對用戶的“精準畫像”,為后續的精準營銷奠定基礎;二是APP頻繁啟動可以“日活躍用戶”等流量數據變多,這是APP獲得融資和廣告投放收入的重要參考。
可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APP不經過用戶同意就頻繁啟動、讀取信息,都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如果不被及時制止,不但用戶會頻繁接到APP推送的精準營銷信息、垃圾廣告,而且還可能造成個人隱私信息的泄露,帶來其他方面的安全隱患。通過啟動APP來增加流量數據,就是一種弄虛作假的行為,破壞網絡生態環境,最終損害商家和消費者的共同利益。
APP自動啟動,不但涉嫌侵犯用戶的隱私權,還涉嫌侵犯用戶的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即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此外,一些APP通過搜集的信息對用戶進行精準營銷,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涉嫌不正當競爭,違背了基本的市場經濟準則。
用戶要提高隱私保護的意識,謹慎勾選同意APP自由訪問自身信息的選項,若碰到強制勾選才可使用的APP,應當及時向廠商、平臺和有關部門反映情況;發現信息泄露應及時舉報;對相應APP限制流量,限制后臺啟動等;同時,為避免竊聽竊拍,用戶應關閉這類APP的麥克風、攝像頭、位置搜尋及訪問個人信息等功能。
此外,監管部門應依據《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積極承擔監管責任,對違法違規者給予必要的懲戒,及時作出經濟處罰、APP下架的處罰等等。
- 深入理解多重共線性: 基本原理、影響、檢驗與修正策略
- 國家稅務總局:1-9月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減稅降費退稅超2萬億元
- 中鹽集團成員企業,復合肥龍頭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金價微跌!2024年11月4日各大金店黃金價格多少錢一克?
- 上峰水泥:10月31日接受機構調研,泰康資產、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機構參與
- 少賺109億歐元!德系汽車三巨頭業績下滑:前三季度凈利縮減均超三成
- 重磅消息傳來!人民幣,狂飆近500點!三大原因促成美元指數殺跌,美國大選牽動匯市
- 最大筆應收款疑似來自參股公司,云天化集團旗下國際復材關聯交易疑云
- 業績下滑但高管高薪、股東減持,口子窖的發展策略令人擔憂
- 太平人壽:因未按規定使用保險條款等被罰20萬元,年內收超百萬大額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