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十年——居民就醫負擔逐步減輕
2009年3月,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啟航,在藥品集中采購使用、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集中發力,精準施策,協調聯動。
分級診療是新醫改以來推行的一項重大制度,推進醫聯體建設、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遠程醫療是推進分級診療的三個主要抓手。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開展簽約服務的家庭醫生團隊38.2萬個,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覆蓋3.2億人,覆蓋率達71.3%。截至2018年底,開展遠程醫療服務的三級公立醫院1452家,二級公立醫院2746家。
公立醫院改革是醫改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2019年,各級政府完善投入政策,助推公立醫院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2018年,公立醫院來自各類醫保基金的收入達到12339億元,占公立醫院醫療收入的51.5%。2019年,全國公立醫院鞏固取消以藥補醫成果,在全方位降低藥品價格基礎上,推動耗材加成改革,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理順比價關系,充分體現勞務價值,優化收入結構,有力地推動了改革向縱深發展。截至2019年8月,我國取消醫用耗材加成的醫院已超過7000家。
全民醫保制度建設穩步推進,醫保管理體系逐步健全。我國建立起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實現了保障范圍從部分人群到全部人群、保障方式從單一制度到多層保障的轉變,城鄉居民大病保障水平不斷提升。2019年12月,啟動全國統一跨省異地就醫備案服務試點工作,首批試點14個統籌區,探索全國統一的備案材料清單和個人承諾制度,進一步方便了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四類人群異地就醫。異地就醫結算由住院延伸到門診,醫保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堅持預防為主、醫防融合,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向全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括疫苗接種、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等,使預防、治療、康復等有機銜接,融合發展,形成全社會落實預防為主理念的體系框架。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從2009年的15元提高到2019年的69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從2009年的9項擴展到2019年的14項。
- 下一篇:機構、醫護電子證照即將啟動
- 上一篇:醫聯體管理辦法8月1日起施行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