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難忍?看中醫如何“針”服
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女性朋友們都會被痛經所困擾,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婦科醫生仰艷表示,疼痛可出現在行經前后或經期,規律性發作,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常呈痙攣性,通常還伴隨有其他癥狀,包括腰腿痛、頭疼、乏力、惡心、嘔吐、腹瀉、腹脹等。為什么會痛經?有什么治療方法嗎?如何預防痛經發生?仰艷醫生給予一一解答。
什么是痛經?
痛經是指伴隨著月經的疼痛,疼痛可以出現在行經前后或經期,規律性發作,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常呈痙攣性,通常還伴隨有其他癥狀,包括腰腿痛、頭疼、乏力、惡心、嘔吐、腹瀉、腹脹等。
痛經是育齡期婦女常見的疾病,發生率很高,我國1980年全國抽樣調查結果表明痛經發生率為33.19%。
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痛經是指不伴有盆腔疾病的單純性功能性痛經,繼發性痛經是指因盆腔器質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以前的痛經。由于導致繼發性痛經的病因各不相同,其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我們主要討論原發性痛經。
為什么會痛經?
子宮內膜是合成前列腺素(PG)的主要場所,子宮合成和釋放PG過多是導致痛經的主要原因。PG的增多不僅可以刺激子宮肌肉過度收縮,導致子宮缺血,并且使神經末梢對痛覺刺激敏感化,使痛經閾值降低。
如何治療痛經?
輕度痛經時可臥床休息,熱敷下腹部。
無法忍受的痛經可選擇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和避孕藥兩類。非甾體抗炎藥其作用機制是通過阻斷環氧化酶通路,抑制PG合成,使子宮張力和收縮力下降,達到止痛效果。避孕藥適用于需要采取避孕措施的痛經病人,可以有效緩解原發性痛經,其主要是通過抑制子宮內膜生長、抑制排卵、降低前列腺素等緩解痛經癥狀。適當運用止痛藥可以明顯減輕子宮平滑肌痙攣,但在此強調合理規范用藥,請咨詢專業人士后再行使用。
痛經的中醫療法
中醫認為痛經主要是由于“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及“氣血虧虛或腎氣不足,胞宮失于濡養,不榮則痛”引起的,因此一般以通調氣血或益氣養血補腎為主要治療原則。
出自清代王清任的《醫林改錯》,被譽為“調經種子第一方”的少腹逐瘀湯,也是臨床上治療痛經的常用方藥。
針灸/穴位按摩治療:針灸經絡穴位可起到活血化瘀、疏經通絡,運行氣血、抵御外邪等諸多療效。臨床治療痛經常選穴位如三陰交、足三里、合谷、子宮等。
穴位貼敷治療:是將中藥熬成膏劑或將中藥藥粉研末直接貼敷于穴位,用于治療疾病的一種無創無痛穴位療法常用穴位神闕、子宮、八髎穴。
此外,還可以選擇中藥足浴及耳穴壓丸療法等。
如何預防痛經?
(1)平時適量運動,注意休息,注意小腹、腳踝、腰骶部位的保暖。
(2)經期及經期前后避免進食冰鎮及寒涼的食物,冰汽水、冰奶茶、冰淇淋都不可以貪吃哦,葡萄、梨等寒性水果也要盡量少吃。
(3)痛經時熱敷可以緩解痛經的女孩子,可以在來例假前預防性喝紅糖姜湯,怕長胖的女孩子可以只喝姜湯,多喝熱水真的有用。如能睡前配合熱水泡腳效果更佳。
(4)必要時可以采用針灸和中藥內服調理身體。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