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瞭望》:讓中醫藥以現代化姿態走向世界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900萬。這一場世紀瘟疫,將人類命運前所未有地連在一起。
每一次大疫發生,都是一次大災,也是一場大考。中國強大的抗疫力量在抗擊疫情阻擊戰中表現奪目。其中,中醫藥成為重要的戰疫生力軍,書寫了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新篇章。
此次疫情,讓世人經受了病毒的嚴重危害,也看到了中醫藥的寶貴價值。有效降低了發病率、轉重率、病亡率,促進了核酸轉陰,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復期康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再次肯定了以“清肺排毒湯”為代表的中醫藥有效方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中的作用。
可以說,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的突出貢獻為中醫藥發展與走向世界增加了說服力。同時,也讓國人切身體認振興中醫藥關乎全民健康,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乎文化自信……
中醫藥是多重意義上的戰略資源: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和重要的生態資源……推動這些戰略資源價值不斷釋放,須不遺余力在重點領域實現突破。
道地藥材,是中醫藥發展的基石,《神農本草》《本草綱目》《本草經集注》等典籍對道地藥材多有論述。但市面上一些中藥材質量良莠不齊、優劣混雜,“中醫毀于藥”的擔憂與日俱增。如何從源頭種植、加工炮制、市場流通等環節保障中藥質量穩定可控,讓百姓吃上放心好中藥,成為當務之急。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中醫藥作為我國獨具特色的健康服務資源,在預防、治療、養生、康復等方面,需要不斷發揮其獨特優勢,實現醫自民間,惠澤民間。無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還是日常救死扶傷,中醫藥的療效都有目共睹。用療效說話,護佑百姓健康是中醫藥要守好的正道。
一中醫、一脈枕、一根銀針、望聞問切、拔罐針灸,這是人們對中醫藥的傳統印象。如今古老的中醫藥已與新技術深度融合,不僅望聞問切上了云端,膏散丹丸也實現智能制造。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結合,讓千年瑰寶踏上新賽道,為其創新發展帶來歷史性機遇。
以疫情期間國外民眾對中醫藥的需求為切口,走好中醫藥國際化道路,特別是中醫藥成本低,簡便靈驗,成為消除發展中國家健康鴻溝,促進全人類健康的一劑良方。但向世界講好中醫藥故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中醫藥文化走出去的效率還有待提高,一些困局仍然待解。
古訓云:“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中醫藥學是我國古代科學的瑰寶,是我國獨有且富有價值的醫學科學。當前中醫藥振興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需要堅定中醫藥學的科學自信,明白中醫藥的獨特方法論,堅守中醫藥的品質保證,讓中醫藥成為中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代表,成為應對全球衛生挑戰的濟世良方,成為不同文明相互借鑒共同發展的黏合劑,促進中醫藥產業化發展,讓中醫藥以現代化姿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