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產業重構看美國城市發展
《城鎮化大轉型的金融視角》一書從金融視角,沿著城市化這條主線索,同讀者分享了作者對城市化與房地產、城市化與經濟增長、城市化與資本市場等系列主題的研究成果。該書由巴曙松教授及楊現領博士所著,于2013年9月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百度百家將陸續為讀者摘錄書中精彩內容,本文為該系列讀書筆記第七期。
從探討城市產業布局、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規律的角度講,美國的歷史進程同樣也有其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美國不同產業在不同城市或城市群之間動態重構的歷史進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自發力量所驅動,因此發展脈絡清晰,帶有一定的“原生態”特征,據此可更準確地認識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一般規律,這對于中國當前工業化和城鎮化道路的選擇也有不可替代的參考價值,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均很突出。
如果簡單歸納這個歷史規律,我們可以把它概括如下的四個內容:
第一,從驅動力來講,大機器工業在19世紀中期啟動了美國城鎮化的引擎。城市是工業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必然載體,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地理空間、自由流動勞動力、資本、技術和自然資源的集聚。但工業化的完成并不意味著城鎮化的完成。與工業化發展形影相伴的是生產性服務行業的快速擴張,這些行業的擴張導致更多人力資源直接從一、二產業“生產部門”轉移到第三產業中,導致城鎮化率比工業化率有更快和更長久的提升。
第二,從人口和產業的區域布局結構看,美國城市的發展自東北部新英格蘭和中大西洋地區,到中西部五大湖地區,再到西海岸地區,自東向西,具有明顯的三階段梯度開發的特征。每一階段的開發都是一次氣勢恢宏的“人”與“產業”在特定區域的集聚,并依托當地自然資源的稟賦優勢,孕育出在全國范圍上專業化分工極強的“區域經濟增長極”。
第三,從城市空間構成看,在“區域增長極”中,“人”與“產業”的集聚終極形式就是大都市區(Metropolitan District),并以此為輻射中心,不斷兼并擴張,最終與區域中臨近大都市區形成“大都市群”或“大都市帶”。如:19世紀上半葉紐約率先繁榮,以此輻射,北起波士頓,費城、華盛頓特區、南至里士滿,沿大西洋沿岸跨越10個州。19世紀下半葉芝加哥脫穎而出,以此輻射,東起匹茲堡、布法羅、克利夫蘭、底特律,西達圣路易斯,中有密爾沃基、哥倫布,南繞五大湖成半月形。二戰后洛杉磯迅速崛起,以此輻射,北起西雅圖、波特蘭、舊金山、南至圣地亞哥和鳳凰城,連綿貫穿了整條西海岸。
圖表1 美國三大城市群經濟梯度遞進發展歷史
資料來源:華創證券
大機器工業啟動美國城鎮化的引擎
幾乎同所有國家城鎮化的進程相似,美國的城鎮化也是從人口流動和城市人口的增長開始的。在美國城鎮化興起的過程中,城市人口的增長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不斷涌入的外來移民;二是美國的農村人口向二三產業的轉移。就農村人口而言,城鎮化使得19世紀和20世紀美國的農業從業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呈直線下降的態勢。農業人口的轉移主要是因為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導致了各地農場之間的激烈競爭和農業生產率的大幅提高,對勞動力數量的需求大幅減弱。他們為了謀生,主動或被迫進入工業發達的城市就業。
然而,真正開啟美國城鎮化浪潮的卻是工業。工業的發展,特別是其社會化生產的發展孕育了大批新興行業和企業,大量就業機會的呈現意味著對農業勞動力的吸收。這就出現了列寧指出的大機器工業必然造成農業人口的流動轉移和集聚。結合美國的歷史發展,可以看出這種人口流動及其與工業發展的互動關系具有鮮明的特征。
對于工業來說,城市是其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必然載體,因為工業的發展離不開特定的地理空間、自由流動的勞動力、資本、技術和自然資源的集聚。在這個意義上,城市對工業發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其一,城市發展為工業發展輸送源源不斷的資本、勞動力和技術。其二,城市基礎設施完善為工業化的崛起提供了各種必要的社會服務。其三,城市人口的增加和面積的擴大實際上就是工業市場的拓寬。其四,城市最為工業發展的載體,各種工業部門的各類企業云集于此,這就促進了各個行業的專業化分工和協作生產,使得原來彼此分散的生產過程匯合成彼此不可分割的社會化生產過程,從資源的開發、原材料和中間品的加工,直至最終產品的形成等全部過程都可以在一個城市內完成。
就美國的歷史來看,美國工業化起于19世紀20、30年代,這一時期主要是以輕工業為主,具有現代意義的企業和工廠尚未大規模興建,在地域上又僅限于東北部地區,因此工業雖然發展迅速,但仍然不能撼動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19世紀60、70年代起始,在二次工業革命的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以及交通事業發展的推動下,美國工業化進程加快,進入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成為帶動經濟的火車頭,于此同時,城鎮化也正是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工業化和城鎮化并不同步
嚴格講,工業化的完成并不意味著城鎮化的完成。從時間上說,美國在1890年以前就完成了向工業化社會的轉變,而城市社會的形成是在1920年(城鎮化率達到50%),兩者相差30年;美國工業從業人員占比達到頂峰是在1950年代,而城鎮化率在接下來的60年中依舊穩步上升。這種工業化發展在先、城鎮化發展在后的現象反映了兩者之間的必然聯系和差異。從功能上來說,工業是城市產生、發展的創造者和促進者。由于各個工業部分所創造的就業機會吸引了勞動力,而勞動力的集中又為大工業的社會化生產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此外,勞動力最為生產者和消費者,他們的集中又增加了對住房教育、飲食、商業零售、公共交通、供電供暖、污水處理等產業的需求。同時,在工業發展的進程中,各個行業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其他行業的支持。這樣,人、資本、制造業和服務業的集中相互促進,相互作用,使得城市不斷發展。
我們以“城鎮化率/工業化率”來描述工業化活動引起的人口在空間上的集聚效應,可以看到在世界范圍上,普遍的規律是城鎮化率高于工業化率。即:隨著工業產出占總產出比重的提高,會有更高比重的人口集聚于城市,工業化的完成并不意味著城鎮化的完成。
圖表2 全球城鎮化率普遍高于工業化率的一般歷史規律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作者梳理
簡單推論,其背后的邏輯可能是:與工業化發展形影相伴的是生產性服務行業的快速擴張(比如:交運、倉儲、物流,批發、零售貿易,金融保險服務,技術研發等)。這些行業的擴張導致更多人力資源直接從一、二產業“生產部門”轉移到第三產業中的“生產性服務部門”,而后者需要集聚于已經出現“人”與“產業”集聚的區域,即城市。所以城鎮化率比工業化率有更快的提升,因此城鎮化可以歸結為兩步:第一步是工業化帶來人與資本的一次集聚;第二步是由工業發展衍生出的生產性服務行業帶來人與資本的二次集聚。
圖表3美國城鎮化率與三次產業就業結構變化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作者梳理
服務業增長的原因包括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需求因素主要是指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人民對服務的消費需求將逐漸超越對工業制品的消費需求,從而推動社會經濟向以服務消費為主導的狀態發展。供給因素主要由于工業勞動分工拓展和深化所帶來的工業部門對服務活動的中間需求極大地擴張,如工業生產鏈條中日益拓展的研發、設計、管理、調研、檢測、售后等活動。這些環節都需求更高技能和知識資本的勞動力參與,構成了分化深化所帶來的中間服務需求。
(本文節選自巴曙松教授及楊現領博士著作《城鎮化大轉型的金融視角》,該書已于2013年9月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巴曙松、楊現領:《城鎮化大轉型的金融視角》:2013年9月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購書請點擊以下鏈接:
1.當當: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332517.html#ddclick?act=click&pos=23332517_0_2_q&cat=&key=%B3%C7%D5%F2%BB%AF%B4%F3%D7%AA%D0%CD%B5%C4%BD%F0%C8%DA%CA%D3%BD%C7&qinfo=2_1_60&pinfo=&minfo=&ninfo=&custid=&permid=20150125164112403937447124616543016&ref=http%3A%2F%2Fwww.dangdang.com%2F%3F_utm_sem_id%3D1303257%2F%3F_utm_sem_id%3D1303257%26_ddclickunion%3D620-kw-%25D7%25DC%25D5%25CB%25BB%25A7-%25C6%25B7%25C5%25C6%25B4%25CA_%25BA%25CB%25D0%25C4-%25B5%25B1%25B5%25B1_%25B5%25B1%25B5%25B1%25CD%25F8%7Cad_type%3D0%7Csys_id%3D1&rcount=&type=&t=1423057851000&v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