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往直前 守護生命
在救治患者過程中,同濟醫院與40支援鄂醫療隊、5000余名醫務人員一起,組建了插管、護心、中醫藥、康復等8支小分隊,被形象地稱為重癥患者救治的“尖刀連”——以“關口前移、多學科合作、精準管理”的科學救治理念,為提高重癥患者救治率作出了突出貢獻。
??坪献?,挽救生命
新冠肺炎危重癥有多險?“可能一個咳嗽,肺部就會嚴重受損。”同濟醫院急診與重癥醫學科主任李樹生說。
剛開始,醫務人員通過對疑難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分析發現,大多數死亡病例并不僅僅是肺部受損,更多是由于身上的多種疾病、多器官受損導致死亡。
“大家要各取所長,發揮多學科優勢,補齊短板。”同濟醫院副院長、光谷院區院長劉繼紅決定從同濟醫院調集人馬,和各醫療隊業務骨干一起,組建8支小分隊。
小分隊不僅在醫學專業上密切協作,在組織結構上也互相合作。只要患者出現呼吸衰竭,插管小分隊就快速實施氣管插管和呼吸機治療;如果患者炎癥加重,護腎小分隊立馬實施血液凈化治療;當患者脫離生命危險后,康復小分隊介入,開啟肺部功能恢復,心理小分隊在這時也開始對患者進行心理應激疏導……
“尖刀連”各小分隊擰成一股繩,在救治過程中越來越得心應手,大家通過整理前期新冠肺炎救治的措施,共發布37個各類別共識和指南,規范了診療流程。
病例討論,一人一策
“終于脫離危險了!”2月27日上午,當患者程某被搶救過來時,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護心小分隊醫生周寧興奮地大喊起來。程某是第一批轉到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重癥患者,此前,危重癥患者死亡率高達61.5%。
“必須總結經驗,不惜一切代價挽救患者生命。”為了找到死亡病例病程變化的共性問題,從2月11日起,每天下午3點,“尖刀連”都會召開疑難與死亡病例討論會。各支醫療隊領隊、戰時聯合醫務處、醫院專家組成員必須參加,一個多小時的會議,專家們各抒己見。
隨著臨床經驗不斷積累,專家們總結出病程的變化規律,將患者分為比較穩定、有惡化趨勢、可能有生命危險三個等級。“尖刀連”將患者的治療關口前移,對每一位患者進行精準化救治管理,做到一人一策。“我們的醫務人員24小時守在患者身邊,每小時都給患者測量身體各項指標。”劉繼紅說。
到2月底,收治入院的病人幾乎沒有出現死亡,直到最后一名患者出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癥患者救治率保持在95%左右。3月10日,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印發通知,要求推廣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癥患者救治管理經驗。
克服困難,盡職盡責
在“尖刀連”里,一些醫務人員很早就投入了戰斗。1月23日下午,接到醫務處緊急電話后,插管隊隊長、同濟醫院麻醉科黨支部書記萬里迅速在工作群吹響了抗疫集結號,并第一個報名。每次插管,萬里都主動要求負責最危重的病人,他距離患者面部最近時只有10厘米。萬里說,危險面前他必須義不容辭。
幾個月的戰斗里,“尖刀連”隊員沒有一個人退縮,大家的目標只有救人。幾位醫務人員在早期工作中還感染了新冠肺炎,治愈后又立馬投入戰斗。“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承擔這份職責。”護腎隊隊長、同濟醫院腎病內科主任徐鋼說,“尖刀連”里不少隊員是“90后”甚至“00后”,他們承擔了大量工作,每個人都對得起自己從醫時的誓言。
在疫情發生早期,防護物資相對緊缺,“尖刀連”的醫務人員為節約防護服,最長在病房里待了10個小時,走出病房時,有的人甚至身體虛脫。“我們是生命的守護者,一天都不能停。”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趙建平說。
4月26日,同濟醫院新冠肺炎重癥患者清零,消毒后醫院再次重啟。“經歷過抗疫,我們會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更加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周寧表示。
逆行的身影真美(短評)
“與國家同舟,與人民共濟”,是同濟醫院的院訓,也是“尖刀連”與病毒戰斗的寫照。很多人點贊他們的勇敢,但他們說自己只是盡到醫生的責任。面對疫情,他們勇往直前。想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想到醫院的院訓,他們就有了繼續戰斗的動力。
誓言很重,與病毒正面交鋒,他們逆行而上;生命很重,為了救治更多患者,他們全力以赴。大疫當前,他們為患者帶來生的希望,給人民帶來勝的信心,他們不愧是打贏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尖刀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