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或從四面八方發射上百枚導彈攻美航母
據美國海軍學會網站2月17日報道,圍繞航母的效用以及航母面對中國新型致命反艦導彈是否依然有用而展開的辯論在激烈地進行中。這是一個值得開展的辯論,但是需要深深植根于實際可行的海軍原則和戰爭先例,而不是政治宣傳。
歷史上卓越超群的海軍理論家艾爾弗雷德·馬漢在其著作中寫道,海軍在戰爭中的目標是通過摧毀敵人的艦隊控制海洋。這是很簡單的一個原則。
文章稱,航空母艦,尤其是航母攻擊群,仍然符合馬漢的摧毀敵人艦隊的核心原則。
屏蔽此推廣內容 未來,將出現需要摧毀敵人航母及其飛機的戰爭形勢,美國的航母可幫助實現這一目的。航母已經證明了它們也能對付水面戰斗部隊的價值。未來,將出現需要摧毀敵人水面(或水下)艦艇的戰爭形勢,美國的航母能夠做到。
文章稱,空中和海上封鎖意味著要摧毀敵人的艦艇、飛機和其他威脅兩棲登陸等海軍行動的武器,從而在采取行動時不會受到來自空中和海上的襲擊。兩棲行動尤其要對付海岸防御,不需要來自敵人的額外壓力擾亂其艦至岸運動,由艦至岸是兩棲登陸最脆弱的環節。必須不惜代價保護艦至岸運動,而不采取海上和空中封鎖,兩棲行動就是荒唐之舉。
未來,將出現需要摧毀敵人的陸基目標,美國的航母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的。航母還將有助于實現空中和海上封鎖,以便開展兩棲行動。
當然,航母也能夠攻擊敵人的艦艇、飛機和地面目標。這是顯而易見的。不過反艦巡航導彈、反艦彈道導彈——尤其是中國的——及其可能的戰術性密集(或飽和)使用,可以說使形勢發生了變化,改變了航母過去的作用。
文章稱,普遍的共識是,當今海軍的導彈,具體地說反艦巡航導彈,比以前的大型軍艦的武器要厲害得多。中國的反艦巡航導彈可從海上、空中或陸地發射。此外,它們可以亞音速或超音速將100多公斤的彈頭發射到200多英里(1英里約合1.6公里)的地方。
因此,導彈現在可以做歷來由飛機做的很多事情,只是有些情況下更快、更遠。軍事作家羅伯特·哈迪克設想的最壞的情況是,中國可能從很多個方向向航母戰斗群密集發射100枚左右的反艦巡航導彈,攻克其防御,然后將其擊沉。
這種海戰可能改變戰爭的方向,迫使一個國家戰略垮臺。
認為反艦巡航導彈是航母克星的說法是有道理的,但是從戰略和戰術上看是錯誤的。海戰中的空中力量仍然很重要。如果美國廢棄航母,那么陸基空中力量將是其唯一的依靠。盡管陸基空中力量對于海戰局勢很重要,但是它是靜態的,這意味著敵人更容易識別、定位、瞄準和摧毀它,尤其是使用彈道導彈。航母在戰爭中提供了重要的靈活性。沒有理由將海軍的空中力量從美軍的工具箱中拿掉。
文章認為,由于面臨新的威脅,在海戰中,航母不再像二戰中那樣占據優勢。因此,美國在前進中必須考慮9個航母戰略和行動概念。
1.航母仍然是摧毀敵人艦艇、飛機和地面目標的有用武器,摧毀敵人的艦艇、飛機和地面目標是海軍的核心目標。
2.現代化反艦導彈對航母行動構成了戰略、戰區級威脅。
3.現代化反艦導彈大大縮短了航母作為秘密、深度打擊和空中/海上封鎖武器的時間,尤其在首次打擊的情況下。
4.因為存在第3條的問題,在航母行動前,有必要采取合理的戰略和行動海上/空中封鎖(摧毀反艦巡航導彈和反艦彈道導彈,或隱蔽、掩護起來)。
5.因為存在第4個問題,從戰略上和整個戰區范圍做好戰斗空間的情報準備至關重要。
6.航母戰斗群反艦導彈防御需要大大提升。
7.挫敗反艦導彈需要戰略、戰區級措施與戰術、行動級措施并用,包括采取空間措施。
8.自二戰中被航母篡位以來,炮艦——或導彈艇——已恢復了在海戰中的先鋒地位。
9.現代化的陸基反艦導彈——尤其是反艦彈道導彈——使美國少將亨利·哈利克在19世紀40年代提出的海岸防御思想得以復活和升級。
美國西點軍校真的有學習雷鋒么?
微信搜索關注 戰略網 后回復【雷鋒】查看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