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大數據不宜“看人下菜碟”
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不能僅限于用戶數據的安全應用,職能部門還應將監管深入至算法機制層面,督促互聯網企業不斷優化大數據算法,堅決杜絕大數據技術成為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幫兇,營造風清氣正、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
打車APP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物,相關運營商以APP為平臺,以手機為介質,以數據為牽引,高效對接出行乘客與運營車輛,實現了需求與服務的快速匹配、人與車的良好互動,便利了群眾出行,提高了司機收入。短短幾年,打車APP已經發展成消費者手機中必不可少的功能軟件之一,并重構了城市交通出行業態,對改善交通運行效率、助力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此類新興服務本該隨著技術進步、產業升級而同步優化,然而,讓人意外的是,有些打車APP運營商通過大數據的運用,動起了“看人下菜碟”的腦筋。
商家檢測獲取用戶手機型號、價格等信息后,運用大數據算法對用戶消費能力進行分層,單方面判定用戶消費意愿,然后有針對性、指向性、傾向性地分層推送高價服務或產品,并制定出差異性價格,在“不動聲色”中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大數據算法下的“看人下菜碟”實際上是“看數據下菜碟”,消費者所能獲取的服務、所要支付的價錢,早就暗中被自己的數據定了位。普通消費者難以敏銳洞察其存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任由商家宰割的羔羊。消費看似自主選擇,價格看似公開透明,實則是消費者在知情權、選擇權均無法得到充分保障的情況下,被動接受的有關推送。
通常來講,在確保消費者合理知情權、尊重消費者自主選擇權的前提下,企業、商家為消費者提供附加值更高的服務或商品,以獲取更高的利潤,在市場交易行為中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串聯服務與需求的平臺濫用大數據算法,背離了對消費者一視同仁、坦誠相待的誠信經營理念,向高價手機機主有傾向性地配置高價服務,就在客觀上剝奪了消費者對服務的自主選擇機會,這一無異于強買強賣的做法,自然不能贏得消費者的認可,會損害平臺好不容易積累的口碑,無異于玩火行為。
對這一現象,相關打車APP企業應深刻自省,自覺維護消費者合理知情權、選擇權,謀求企業的長遠穩健發展。同時,相關職能部門也應引起重視,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不能僅限于用戶數據的安全應用,職能部門還應將監管深入至算法機制層面,督促互聯網企業不斷優化大數據算法,強化優質服務供給,合理公開平臺信息,堅決杜絕將大數據技術變為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幫兇,營造風清氣正、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
- 油價跌勢“崩盤”!11月24日調整后92號汽油,11月25日麥價如何?
- 點燃數字引擎!2024滬港數字經濟協同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橋舉行
- 順豐沖刺港股IPO,10月旺季營收勁增高達241億元
- 因提供誤導性信息,聯儲證券經紀人被罰!3家券商經紀業務5天共收5張罰單
- 世界鋼鐵協會:10月全球粗鋼產量為1.512億噸 同比提高0.4%
- 臨高開展創業成果展示交流會
- “持續是一種信仰”中國太保壽險2024年藍鯨協會年度峰會圓滿召開
- 業績增速連年下降,航空工業、中國電科的供應商今日申購 | 打新早知道
- 助力中小企業加快對接資本市場,“文化+科技”行業最新政策培訓會舉辦
- 人保健康:因傭金數據不真實等被罰22萬元,年內收多張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