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詳解哪些人群需要做結直腸癌篩查
“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目前依然是我國發病人群較多的惡性腫瘤,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大多數患者發現時都已是中晚期,而治療中晚期癌癥花費更高,患者5年生存率更低。”在第27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之際,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吳靜在“中國癌癥早篩日”啟動會上如是說,她同時呼吁和強調癌癥早篩的重要性,“慢病防控不能慢,一定要抓早抓好。腫瘤防治,早篩先行。”
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19年全國癌癥報告》,2015年,全國新發惡性腫瘤病例數約為392.9萬例,平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確診患癌癥;死亡病例數約為233.8萬例,平均每分鐘有4.5個人因癌癥失去生命。
與會專家認為,在惡性腫瘤中,結直腸癌是最值得推廣篩查的癌種之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解釋說,這是因為結直腸癌有三個特點:早期癥狀不明顯、干預窗口期長、早期干預患者生存獲益良好。“早期結直腸癌常常缺乏特異性癥狀,隨著疾病進展,才會出現腹脹、腹痛等腸梗阻癥狀以及便血等癥狀。同時,結直腸癌發生發展過程較長,從增生性病變到腺瘤、癌變、臨床期癌以致晚期腫瘤,通常會經歷5~10年,因而患者有足夠的篩查、預防機會。而結直腸癌如果在早期得到干預,能夠實現超90%的生存率。”
據了解,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結直腸癌發病率翻了3倍,上升為高發癌癥中排名第二的“殺手”。
“預防腸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早期篩查過程中,發現腸息肉,讓患者在腸癌惡化前的5~10年通過微創手術切除病灶。”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王錫山說。
哪些人群需要做結直腸癌的篩查,什么樣的篩查手段和策略是科學的呢?
國家癌癥中心癌癥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教授指出,“首先要了解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自40歲開始,進行結直腸癌風險評估,明確風險等級。如果屬于高危人群,建議定期進行結腸癌的篩查,可以根據情況選擇結腸鏡,便潛血檢測,腸CT結腸成像以及多靶點糞便FIT-DNA等篩查手段,如果有相關遺傳性疾病,篩查開始時間要進一步提前。”
“可以先將人群分層,引導各人群采用適合自己的篩查方式,精準就醫,讓腸鏡檢查成為腸癌篩查的最后一個關口。”陳萬青說。
王錫山強調,“癌癥的管控應該從三個戰略層面上加強,即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和個人層面。”在國家層面,應做到“關口前移,預防為主”,增加結直腸癌預防資源投入,大力推廣結直腸癌的早期篩查及相關措施;在社會層面,醫院、學會、協會等應當齊心協力,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做到“專科醫生同質化,病人治療規范化”,形成結直腸癌全鏈條防診治路徑;在個人層面,應呼吁和號召公眾珍愛健康,提高每個人的防癌意識,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讓每個人都了解結直腸癌,并進一步意識到結直腸癌給個人、家庭以及社會帶來的危害,并予以重視。最終實現我國結直腸癌的整體防診治的大工程,讓更多患者受益。
- 中醫藥已成為參與全球衛生治理和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
- 用好小柴胡,少去找大夫!掌握10個經典用法,或能成為半個醫生
- 看跨國藥械企業如何用創新方案踐行中國承諾 | 聚焦進博會
- 七國數據統計發現:男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未婚者抑郁風險更高
- 63歲女子吃降壓藥7年,卻腦出血離世!醫生:她犯了3個致命錯誤
- 三高、失眠“怕”這菜!抗炎癥、提高免疫力、強身體,常吃好處多
- 央視曝光:這種床墊含1級致癌物!用越久越危險,家里有的趕緊扔
- 復旦兒科攜手華東理工成立兒童健康社會工作聯合研究中心
- 安徽省胸科醫院巡回醫療隊:守望相助 共繪健康藍圖
- 乙肝疫苗技術轉讓35周年,默沙東再赴“進博之約” | 聚焦進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