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里的醫務社工令人感動
溫馨小屋
一月服務三千老人
7月16日上午,76歲的老李來到協和醫院就診,這是他第一次來協和醫院就診。然而,風濕免疫科7天內的號源已經全部掛完。聽病友說,醫院里有個專為老年患者服務的地方,可能會有號源。于是,老李走進協和醫院老年患者志愿服務站。了解了老李的情況后,醫務社工鄭玲拿起電話,與風濕免疫科的護士站溝通著。
電話打了5分鐘,鄭玲終于轉過身,說:“大爺,給您約上號了!”
北京協和醫院是中國最早開展醫務社工服務的地方。去年11月,協和醫院增設的老年患者志愿服務站是最新的服務形式,20多名有愛心、業務精的醫務社工和志愿者一起為老人提供無微不至的導醫服務,這里也被老年患者親切地稱為“溫馨小屋”。
成立半年以來,這兒已經小有名氣——預約掛號、幫老人在手機應用程序上注冊、生成“防疫行程卡”快速通關……只要是老人需要的,這里都盡力解決。
醫務社工不光要提供專業的服務,還要擅長“找問題”。老人們普遍手機操作得不太順溜,多數老年人也不會用手機支付,有時候手里只有現金。為了方便老年患者,門診部將收費處和溫馨小屋打通。預約好號源后,老人可以直接走過去,由工作人員幫助完成付費流程,當場拿到收費憑據和掛號條。一個小細節,讓來看病的老人交口稱贊。
厚厚的登記本上,清晰記錄著老人們的需求,姓名、年齡、聯系方式、就診ID號以及希望解決的問題等一目了然。鄭玲找到李大爺的登記條目,在“結果”一欄認真地填上“已解決”。一個月來,溫馨小屋已幫助400余名老人掛上專家號,提供咨詢服務等近三千人。
綜合服務
暖心關懷圓夢患者
在清華長庚醫院安寧療護病房,醫務社工張璠安靜地坐在劉女士的身邊,聽她講自己和女兒的故事。“我女兒呀,特別乖,從小到大都懂事兒,有一次帶她去看電影,她不小心把爆米花撒地上……”
劉女士是乳腺癌晚期患者,腫瘤已經擴散。剛來安寧療護病房的時候,她幾乎不怎么說話。一次,張璠將一床被單遞給劉女士,“您的身體私密部位需要透風,用這個更合適。查房的時候醫生也會注意的,我已經幫您溝通過了。”一個貼心的舉動,讓劉女士敞開心扉,漸漸和張璠成了朋友。
因為疫情,遠在美國的女兒無法來到身邊。和醫務社工的同事們交流后,張璠決定幫助她,鼓勵她定期寫日記、錄制視頻,把想對女兒說的話保存下來。
幫患者圓夢,是張璠的日常工作之一。一位患者說,來北京十幾年都沒去看過頤和園,很遺憾。于是,張璠就專門騰出半天時間陪他去了一趟。還有位患者罹患膽管癌,多年來沒把體檢報告結果放在心上,這讓他特別后悔。張璠跟患者聊了一個多小時,征得同意后編成“老楊的生命感悟”刊發在公眾號上,讓更多的人受到啟發……
“病房里的大部分人都是癌癥晚期患者,醫生、護士、藥師能夠減輕他們生理上的痛苦,但心理上的問題則需要由醫務社工來解決。”張璠說,這類患者在生病后往往有強烈的“負罪感”,覺得自己拖累了家庭。如果情緒得不到及時引導,很容易造成家庭成員的誤會,也容易引發醫患矛盾。醫務社工的任務,就是要通過各種辦法幫助患者和家庭渡過難關,提供一套綜合服務。
和患者長期溝通積累下來的經驗,也被用在其他科室。每年9月,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就會組織阿爾茨海默癥病友小組,醫務社工聯合醫師面向失憶老人開展病友小組活動。“和癌癥中晚期患者一樣,老年癡呆群體也非常需要家庭的支撐,通過三個月持續不間斷地訓練,不僅患者病情得到緩解,家屬也改變了對親人的認識,同醫生攜手共同對抗疾病。”張璠說。
- 下一篇:北京朝陽區為開藥難“開藥方”
- 上一篇:適老產品老人用著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