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學合理的急救網絡
急診醫學作為一門新興的臨床醫學專業,僅有約40年的歷史。隨著醫學技術發展和社會需求增加,該學科已成為發展最迅速的臨床學科之一,其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醫院乃至一個國家臨床醫學的總體水平。由院前現場急救與院內急診共同構建的急診急救網絡,承擔著各類急危重癥的綜合救治和突發公共事件的緊急救援,是基本公共服務和應急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乎生命安全的重要民生問題。
我國急救醫療服務體系自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建立,經過幾十年發展,已形成3種不同的院前急救模式。有調度指揮和院前急救為一體的北京模式;有院前調度指揮獨立、依托各醫院急救人員實施現場急救的廣州模式;也有依托醫院建立急救中心、與醫院共同承擔院前急救任務的重慶模式。
我國院前急救人員主要包括急診醫師、助理醫師、護士、駕駛員、擔架員等5類。救護車內一般配備1名醫生、1名護士和1名駕駛員,或配備醫生和駕駛員各1名。目前,全國縣以上的綜合醫院和部分專科醫院都設置了急診科,并建立了診區、搶救區、觀察區和重癥監護病房為一體的急診綜合救治平臺,基本完成了中心—站—所—科(室)相結合的院前院內急救無縫銜接。
在國際上,主要有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兩種通用的急診急救服務模式。前者強調盡快將患者轉運到醫院進行有效治療,即“將病人帶到醫院”;后者強調醫院搶救小組盡快對患者進行現場救治,再轉運到醫院繼續治療,即“將醫生帶到現場”。
英美模式中,很多接收應急電話的地區調度中心集消防和醫療急救功能于一體,由經過培訓的急救人員開展院前急救,他們只能進行簡單和緊急的現場急救處理,使用腎上腺素和氧療等少數醫療手段。法德模式中同樣設有全國統一的應急電話,但急救人員均為在醫院工作兩年后接受專業培訓的急救醫師,資質更完備,配備藥物和急救技術也比英美模式明顯增多。發達國家的急救網絡建立時間較長,運行相對成熟,急救反應平均時間約為6.75—9分鐘。
當前,我國區域差距較大,各地急救水平不一,急救反應能力仍須加強。在救護車到達前,社會急救和公眾自救、互救的及時有效開展,能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急救不能只依靠專業隊伍,人人都應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形成社會化、現場化、網絡化和普及化的全民急救體系。廣義來講,急診急救服務應包括基層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衛生所、醫務室、保健站等,更應包括紅十字救護員和現場的其他“第一救助者”。近年來,一些國家大力推進公眾急救技能的培訓和普及,提高公民的自救他救能力,將心臟驟停患者的存活率提升至10%。因此,在社區中開展群眾性救護知識教育勢在必行。
此外,急救設施如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缺失,也會妨礙急救行為開展。AED在一些國家和地區中的普及程度很高,達到了每10萬人200—300臺的水平,我國應加速在公共場所配齊急救設施。
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急救網絡,縮短急救半徑,幫助普通公眾學習和掌握相應的急救知識和技能,才能進一步提升急救成功率,達到救死扶傷的目的。
- 下一篇:千縣工程,把一般病解決在基層(大健康觀察)
- 上一篇:建立科學合理的急救網絡